广东海事部门保障深中通道建设水上交通安全
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项超级工程的建设中,如何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是重点内容之一。
据广东海事局消息,7年多时间里,海事部门兼顾发展和安全,积极应对通道建设“边运输、边施工、边通航”的挑战,实现深中通道建设期水上交通“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的目标。其中,广州海事部门为深中通道建设组织了861次安全保障任务,投入执法力量5100余人次;中山海事局成立桥区水域安全隐患纠察队、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推进船舶碰撞桥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深中通道从东向西跨越了7条繁忙的航道,海事业务骨干多次参加论证会,对29个过江通道的方案,从航运和通航安全的角度给出专业的建议。”广州沙角海事处处长王瑾辉介绍。
深中通道采用西桥东隧的设计方案,其中长约6.8公里的海底隧道,包含沉管段约5公里,由32个管节及一个最终接头组成,为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如何做好沉管浮运的保障,是第一道“考题”。
广州海事部门积极应对挑战,提出“广州VTS中心+沙角处智管分中心+海巡船队+无人机”的“海陆空”立体护航模式,VTS中心和智管分中心设置的警戒区形成“智防屏障”,现场海巡船艇和保障船艇将浮运编队环绕起来行成“物防屏障”,“双重”保护让沉管浮运安全顺畅。
从2020年6月16日首节沉管浮运开始,到2023年6月8日最后一节沉管浮运结束,3年时间里,广州海事部门完了32节沉管浮运护航保障任务。
如何在保障钢箱梁吊装作业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封航对港航企业的影响,是又一个“考题”。
对此,广州海事部门在大桥上下游设定管控区域,派出5艘海巡船,以作业水域为中心,组成一个长方形物防警戒圈,避免渔船、小型货船等误闯施工区。为降低封航对经济的影响,广州海事部门总结规律,把握封航节点,对伶仃航道和龙穴南航道实施封航和限速管控,单次占用航道作业时长从9小时减少到5小时,对船舶的限速从限速10节逐步放宽到12节,社会航道限速周期从45天缩短到30天。
原文链接:http://www.gd.gov.cn/gdywdt/bmdt/content/post_44487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