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关注民生>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文学+公益+民生”解锁新灵感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文学+公益+民生”解锁新灵感

时间:2025-11-26 20:02:29 来源:上海市民政局 作者:佚名

  

  11月23日,第九届中国作协全国网络作家高级研修班在上海公益新天地举办。活动以“从公益新天地出发——城市里蔓延着你我的栩栩如生”为主题,不仅搭建起文学与公益之间的桥梁,也生动展现了公益新天地作为上海市作家协会文学原创实践地“以文润公益、以爱暖民生”的实践探索,为文学如何助力公益写下了温暖的一笔。

  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网络作家受邀走进园区,实地走访多家社会组织。通过负责人的专业讲解,大家深入了解了公益的运行逻辑,也在一线服务场景中真切感受到民生冷暖。公益项目的每一次推进、爱心传递的每一刻感动、从业者的每一份坚守,这些真实流淌的日常,本身就蕴含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公益服务与城市发展”圆桌论坛上,园区内的社会组织代表——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上海颂鼎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与著名网络作家许盼盼(白久欢)、黄亚薇(月轻梦)、卢策(鹿小策)、谷明月(古明月夜)围绕三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从“公众参与如何重塑城市公益生态”出发,探索全民公益的可行路径;聚焦“专业化照护与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共议老龄化背景下公益力量的责任;围绕“公益组织自我造血与城市痛点应对”,探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交流中,社会组织代表结合自身实操案例,分享公益路上的实践经验与思考;作家代表则立足文学创作视角,畅谈如何以文字为媒介传递公益温度、凝聚社会共鸣,让更多优质公益故事走进公众视野。

  这场跨界对话不仅启发了思考,也进一步凝聚了“文学扎根现实”的共识。网络作家们感慨道:“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了解公益社会组织的工作,一线从业者的坚守付出与民生故事的鲜活质感,比任何虚构情节都更有感染力,也为创作带来了全新灵感。”社会组织代表也表示,与作家的交流为公益传播打开了新思路。文学作品特有的叙事魅力和传播力,能够跨越认知界限和群体差异,让更多人看见公益、参与公益,为整个行业汇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

  上海市作家协会文学原创实践地于2025年10月正式落户公益新天地,既是文学扎根社区的新尝试,也是文学服务社会、助力民生的新探索。此前,上海社会福利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文学创作中心携手推出“益书房”阅读行动,通过线上阅读打破空间壁垒、青银共读传递代际温情、作家面对面拉近创作与生活的距离,让文学走出书页、浸润社区日常,成为连接市民情感的鲜活力量。

  从“益书房”的温情实践,到网络作家的深度参与,公益新天地正依托“上海市作家协会文学原创实践地”这一平台,持续描绘“文学+公益+民生”的发展新图景。未来,实践地将继续以文学为笔、以公益为墨,深耕民生土壤、挖掘城市温度,让文学成为连接民生需求与公益服务的坚实纽带,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与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书写更多兼具温度与力量的民生篇章。

  

  


原文链接:https://mzj.sh.gov.cn/2025bsmz/20251125/69fa51c5ea9e4d33bf9fd0f974da67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