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年守候,声声不息!殡葬服务热线的成长与温情
在重庆,有一条公益服务热线,它不推销产品,不以营利为目的,只充当一只“信鸽”,传递着人间最朴素的温情。它就是重庆96000殡葬服务热线——西南地区首条殡葬服务公益热线。十年间,它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从寥寥数通电话到累计接听20万次来电,倾听了无数充满温情的故事,如今的它已不仅是一条热线,更成长为一座串联人间温情与生命最后一程的桥梁。
从零到一:
一条热线的诞生
2015年1月1日,重庆96000殡葬服务热线正式开通。那时,殡葬市场服务机构猛增,为行业监管带来挑战。96000热线的诞生,正是为了规范殡葬市场服务,为市民提供殡葬业务办理、殡葬信息查询、殡葬业务咨询、受理举报投诉等便民利民的服务。
小彭是“96000”热线的首批接线员之一。在她的记忆里,第一次走进殡仪馆进行实地参观培训时,现场肃穆氛围的感染,直面逝者家属感受悲痛情绪,让她久久无法忘怀。小彭说:“当时我便意识到热线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份工作,更在于承接并回应来电人心中的温情。”
最初的96000功能简单,仅提供信息咨询和业务办理等快捷、方便的服务。每天来电不过30-40通,接线员们边学边做,通过接线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形成具有96000热线自己“性格”的自制“疑难手册”。经年累积,手册越来越厚,接线员们经验越来越丰富,热线也越来越好。
从一到百:
服务升级与团队成长
十年间,热线功能不断拓展,信息咨询、业务办理、投诉举报、悲伤抚慰……如今的热线,已经能够解决市民纷繁复杂的来电,尤其是惠民政策实现全市覆盖后,热线日均来电从几十通跃升至300通以上。截至2025年2月,96000殡葬服务热线共接听群众来电20万件,业务办理占比73%,为群众减免首次遗体运输费达2500万元。
不仅是数据在增长,团队也在蜕变。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11名接线员,背后还有业务专员、培训师、考评员等幕后支撑。李小炫从接线员转型为培训专员,她搭建的“百宝手册”成为接线员的实战宝典;温馨作为“考官”,严格把关每一通录音,却也温暖陪伴团队共同成长。
接线员们也从青涩走向成熟。小彭从接电话委屈到哭,到如今能耐心安抚情绪激动的市民;小花在夜班中学会与恐惧共处,在倾听中传递力量。在死亡这一沉重命题面前,96000热线的每一位员工都在用热情真诚的服务编织出温柔网络。
从百到万:
温情守护成为城市底色
十年间,96000不仅是一条热线,更成为市民心中的“暖心屋”“连心桥”。第一批热线接线员张小暖坚守十年,从被亲戚说“晦气”到成为朋友遇到亲人离世时求助的“人脉”;高标准严要求的林老师,在细节中尽显贴心,主动询问“是否需要短信发送”,为市民提供暖心帮助;爱好网上“冲浪”更爱真实人间的胡桃接到11岁男孩为去世父母订水晶棺的电话,选择不戳破用温柔守护孩子的世界。
每一个来电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故事。有的求助急促无助,有的感谢声声入心。接线员们用专业与共情,在生死交界的时刻,给予最坚实的陪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在他们身上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十年之后:
仍是起点
十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96000热线实现了管理制度化、服务标准化、团队专业化,成为民政服务的一张名片。而像张小暖这样已经坚守在岗位十年的接线员,依然坚定地说:“这件有意义的事,还要再做十年。”
热线十年,是技术的升级、服务的拓展、团队的成熟,更是温情的传递与城市文明的进步。它用87600小时的专业守候,陪伴数万家庭走过生命旅程,也让每一个接线员在服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十年如一瞬,声生不息。96000,一直在守候。
多知道点
“96000” 是重庆市民政局官方殡葬服务热线,可第一时间联系正规殡葬服务单位办理殡葬事务,24小时提供业务办理、信息咨询、投诉举报、悲伤抚慰等一站式服务。
原文链接:http://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511/t20251125_151879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