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构建全市城区首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示范试点
记者6月29日获悉,开封市聚焦劳动争议源头治理,以建强调解载体、完善调解机制、深化调解服务为切入点,创新实施“1241”工作法,在开封市鼓楼区构建全市城区首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示范试点。目前已累计处理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22起,调解成功率100%。
健全“一套体系”,探索调解组织新形态。开封市多部门联合成立多元化调解组织协调机构,实行“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工作模式,实现接待受理、调处化解、跟踪督办、回访评价各环节无缝衔接。同时,将新业态调解工作延伸至基层调解中心和企业调解委员会,成立文旅行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在新业态企业逐步建立调解委员会,推动基层调解工作触角向重点领域延伸。
聚焦“两类功能”,提升调解服务新质效。开封市用好线上“互联网+云调解”模式,创建助企纠纷调解服务团队,全天候在线值守,充分运用线上管理平台,引导劳动者通过手机客户端完成仲裁材料上传、开展网上调解活动,缩短调解时间。线下为新业态劳动者维权开辟“绿色通道”;推动开展基层巡回仲裁庭,利用街道仲裁庭就近办案,方便群众少跑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行“四项机制”,释放矛盾调处新动能。开封市推行“调解+普法”机制,通过调前讲法、调中明法、调后析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发生。逐步建立案例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各部门之间业务信息资源交流无缝对接。推行“速调速裁”机制,运用“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举措,建立简单案件庭前调解制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采取“法院+工会+人社+司法”争议多元化解机制,集咨询疏导、人民调解、劳动仲裁、法律援助、专业审判于一体,实现“就地调”“联合调”“网上调”“全程调”的全域多元调解。
依托“一个平台”,实现多元服务新格局。开封市充分利用辖区零工市场,设置“暖心驿站”,一方面专门设立矛盾调处窗口,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普法宣传、协商调解、法规咨询、劳动保障等“全方位”法律服务;另一方面为新业态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精准对接平台,为新业态求职者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就业技能等多方位帮扶措施。人社部门通过配置矛盾调解、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场所,安装专用LED屏,实时更新法规政策和用工信息,为新业态求职者提供了“培训—就业—维权”等综合便民服务。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7-02/30161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