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关注民生> 媒体聚焦丨今晚报:政策跟着百姓需求走 帮扶送到家门口

媒体聚焦丨今晚报:政策跟着百姓需求走 帮扶送到家门口

时间:2025-11-26 19:00:20 来源:天津市民政局 作者:佚名

  

  11月25日,《今晚报》发表文章《政策跟着百姓需求走 帮扶送到家门口》,其中对市民政局民心工程社会救助项目进行报道。

  文章节选:

  

  路阿姨和儿子

  “现在日子踏实多了,低保金够花,有难处随时有人帮衬,心里亮堂!”家住和平区南营门街的路阿姨,正坐在桌边缝补衣服,语气里满是知足。

  “十四五”以来,天津的民心工程都是实在事——低保标准上调、低收入家庭有人帮、残障朋友有专属服务,政策跟着老百姓的需求走,帮扶送到家门口,让困难群众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越来越有奔头。

  低保涨了钱 日子更松快

  走进南营门街路阿姨家的老偏单,屋里收拾得干净利落,她正低头给儿子叠衣服,见救助专员于长征带着记者进门,抬头笑着招呼:“你们来啦,正好跟你们说说,民心工程真惦记咱困难家庭,9月1日低保标准一上调,我和儿子的低保金都涨了,日子比以前又松快了。”

  路阿姨家的难处,前些年在街里是出了名的。没办低保那会儿,儿子需要专人照料,她没法外出工作,家里连柴米油盐的开销都得精打细算,时不时要靠亲戚搭把手才能撑过去。“多亏小于当初跑前跑后帮我申请上了低保,才算有了稳定的依靠。”路阿姨转头看向于长征,语气里满是感激,“这几年政策越来越照顾我们,现在低保金又涨了,我的钱真的够花,再也不用天天揪着心省钱了。”

  于长征笑着摆摆手:“这都是我该做的,路阿姨家的情况我们一直惦记着,当初帮她跑手续、核对材料,就盼着能早点帮她减轻负担。”他说,这几年看着路阿姨家的日子一点点好起来,自己也打心底里高兴,“现在只要政策有新变化,我们第一时间上门通知,路阿姨有任何需求,打个电话我就过来,就是想让她少操心、多省心。”

  离开路阿姨家,记者跟着于长征走进同一街道的张姐家。张姐之前得了重病,治疗花光了家里积蓄,一度陷入困境。“当初要不是低保托底,再加上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的帮扶,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张姐坐在椅子上,语气里满是感慨,“今年低保标准又上调了,买药的经济压力明显小了,政策这么贴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路阿姨和张姐的舒心日子,核心是低保政策的精准托底,也离不开我们救助专员队伍的贴心服务。”南营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佳说,街道早就建立了常态化救助专员制度,专员们分片包干,平时不光定期上门走访困难家庭,摸清实际需求,还会第一时间对接政策、落实帮扶,“这次低保标准上调后,我们也是靠着救助专员逐户上门核实情况、讲解政策,确保每一户该享受到的家庭都不遗漏,把政策的实惠实实在在送到群众手里。”

  这份精准高效的落实,背后是全市救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市民政局救助处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低保标准调整,是今年民心工程的重要举措,已在全市16个区全部落实到位。“除了上调低保标准至每人每月1045元,边缘家庭救助标准也同步调整至每户每月314元,我们通过简化申请流程、提升审核效率,让低保救助更精准、更便捷。”他表示,“民心工程的核心就是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通过政策调整和服务优化,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政策帮衬着 生活更踏实

  从低保群体的基础兜底,到低收入家庭的精准纾困,天津的民生保障网持续织密。市民政局救助处负责人介绍,这五年,本市聚焦低收入家庭易受突发情况影响的痛点,通过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就业帮扶等多项措施,搭建起“不让一户掉队”的帮扶体系。

  来到同样住在南营门街的李大爷家,简单的陈设透着整洁。聊起这阵子的遭遇,李大爷语气里满是感慨:“之前靠低保过日子,退休后不符合条件了,本来还犯愁,没想到小于主动找来,帮我纳入了低保边缘家庭,保障没断档。”

  于长征平时分片包干跑社区,李大爷退休后的收入变化,他第一时间就通过走访摸透了。“低收入群体最怕政策衔接掉链子,我们盯着动态监测信息,发现不符合低保条件但日子还挺难的家庭,就赶紧对接低收入家庭帮扶。”谈及临时救助,于长征说得实在,“像车祸、重病这种突发情况,群众自己急得慌,哪还顾得上跑手续。我们主动找上门,帮着整理材料、提交申请,能快一点是一点,就是想帮他们少操心、早脱困。”

  今年国庆前夕,李大爷意外遭遇车祸,高额医药费让本不宽裕的日子雪上加霜。“家里孩子还在上学,正是花钱的时候,我这一病,真是愁坏了!”李大爷叹了口气说,“没想到小于上门走访时一听这事,立马就帮我跑临时救助,啥都不用我操心,没几天救助金就批下来了,大部分医药费都解决了,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这样的精准帮扶,离不开天津不断健全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更靠刚落地的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政策托底。今年9月1日,《天津市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试行)》正式施行,作为2025年20项民心工程中“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的重要政策支撑,5章22条的内容把认定条件、流程都规定得明明白白,认定资格有效期为一年。

  “这类家庭没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也不是低保边缘家庭,家里人多少能挣点钱,但架不住要花大价钱看病、供孩子上学,或者给残疾成员做康复,刚性支出一多,基本生活就紧巴了。”市民政局救助处负责人用大白话解释,认定的时候既看收入也看支出,还得符合家庭财产相关规定——收入没超过上一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前12个月刚性支出占家庭总收入六成以上,就能申请认定,“多部门一起琢磨的政策,就是想把帮扶给到真正需要的人。”

  政策能落地、见实效,背后是实打实的保障。“这五年,我们一直在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常态化做救助信息核对,还把众多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哪家情况有变化,都能及时捕捉到、对接上。”市民政局救助处负责人介绍,除了技术支撑,天津还推行社会救助“一城通办”,让群众不用跑远路,再加上救助专员上门服务,真正实现了政策主动找群众,而不是群众追着政策跑。

  “一张张笑脸的背后,是咱们对低收入群体的持续牵挂,更是民生保障政策‘接地气、暖人心’的生动实践。”市民政局救助处负责人说,从低保到低收入家庭的政策衔接,从刚性支出认定到临时救助兜底,全方位的保障就是想让困难群众的日子更有底气、更有奔头。

  


原文链接:https://mz.tj.gov.cn/XWZX289/MZXW1235/202511/t20251126_71857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