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抓好“四个关键”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全覆盖
贵阳市抓好“四个关键”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全覆盖
近年来,贵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一低一弱”持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改革,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扩大乡镇(街道)服务管理权限,增加乡镇(街道)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提升基层社会救助服务水平,有效的保障和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一是系统谋划推动,确保“放得下”。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积极争取上级民政部门指导,制定《贵阳市全面实施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的工作方案》,明确权限下放工作的目标和原则、权责和内容、步骤和要求,为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街道)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推动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148个乡镇(街道)全面实施。二是强化业务培训,确保“接得住”。强化乡镇(街道)审核把关的责任意识,通过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学习、邀请专家前来举办培训会等方式,切实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业务水平,让基层民政干部对社会救助政策学习更加主动,对社会救助程序把握更加准确,对群众宣传解释更加有效。截至目前,市、县两级民政部门持续组织对基层民政干部业务培训60余次,培训1500多人次,畅通市、县、乡社会救助热线159个。三是优化办理流程,确保“办得快”。全面推行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群众在居住地即可提出低保申请,审核确认由以前县级民政部门负责转为乡镇(街道)负责,减少向县级民政部门上报确认等相关环节,低保办理从“十个步骤”优化为“七个步骤”,办理时限从30个工作日缩减至20个工作日,实现“就近办”“一站办”。截至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审核确认纳入低保、特困救助供养等救助对象14426人。四是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管得好”。按照“谁审核、谁确认、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市级统筹指导、县级备案监督、乡级审核确认、村级协助调查责任,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坚持“凡进必核”、“机查”与“人查”相结合,实现精准救助、动态管理。截至目前,贵阳市有低保对象41611户72327人,特困救助供养人员7610人,今年来实施临时救助6980人次。(贵阳市委改革办供稿)
原文链接:https://mzt.guizhou.gov.cn/xwzx/sxxx/202411/t20241114_860715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