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民政解民忧 社会救助显成效
今年以来,贵定县坚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筑牢基本民生底线的总体目标,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举措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以实际行动纾民困、解民忧,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救助政策有效落实。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结合积极的入户排查,加强主动发现和数据预警,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程序纳入保障范围,实现急难对象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切实将“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截至目前,共将14475人纳入城乡低保,发放救助金6824.79万元;特困供养1438人,发放救助金1582.14万元;按月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计2227人219.69万元;发放孤儿生活费54人81.57万元。
特困人员供养照料保障有力。指导各镇(街道)按程序规范开展特困人员认定、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等工作,认真签订照料护理“四方”协议,明确照料护理责任,细化照料护理措施,强化服务监督管理,切实改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全县8个镇(街道)121个村(社区)的1283名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已全部签订照料护理“四方”协议。成立养老服务工作专班,整合县民政局、村(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员、网格员等基层工作力量,积极入户督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情况,同时动员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民政服务机构。截至目前,已动员96名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入住民政服务机构进行集中供养。
临时救助功能充分发挥。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应急、过渡、衔接、补充的制度作用,严格按照省、州临时救助相关政策规定的救助范围、救助标准及申报程序和要求,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临时救助力度,对因灾、因学、因病、因残、因突发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个人)及时实施临时救助,对急难型临时救助对象适用紧急审核审批程序,视急难情况先行实施救助,后续再完善相关资料及手续,提高救助的时效性。通过入户核查、询问邻里、各部门数据信息比对等方式,对申请人遭遇困难类型、家庭经济状况、人口状况等情况和上报的证明材料认真进行核处,对整个救助程序进行公开公示,有效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切实筑牢社会救助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截至目前,共对1292名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174.43万元。
原文链接:https://mzt.guizhou.gov.cn/xwzx/sxxx/202411/t20241108_860461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