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入2.02亿元,助力毕节乡村振兴!
11月7日,毕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有关情况。
2022年以来,全市社会组织共投入助力乡村振兴资金2.02亿余元,参与志愿者1万余人次,惠及100万余人次,并推动23家全国性、东部省(直辖市)社会组织和22家贵州省级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毕节市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取得新成效。
在助力产业振兴上取得新成效。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业优势和商业资源,带动企业会员为帮扶地区引入产业项目和资金,助推帮扶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市乡村振兴协会开展“消费扶贫”项目,今年已推荐40多个毕节市优质农产品在贵州特色农产品展示厅进行展示;市茶产业协会培育“毕节古树茶”地理标志和“金沙贡茶”公用品牌,举办茶文化系列推广活动;市旅游行业协会开展“毕节市乡村网红”宣传活动,邀请或到广州、成都、重庆等省内外文旅协会考察交流学习,鼓励引客入毕。
在助力人才振兴上取得新成效。学术类、科技类专业社会团体和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咨询服务等方面,为帮扶地区提供智力支持,助力人才振兴。今年以来,毕节市精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农村劳动力1200人,收集就业岗位2000多个;毕节市畜牧兽医学会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解决技术问题190个次,技术培训2200人次。
在助力文化和生态振兴上取得新成效。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针对帮扶地区需求设计公益项目,通过链接资金、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助力文化和生态振兴。织金县微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居家智慧养老”服务项目,2022年以来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4500余次;黔西市水西中学为农村贫困学生等减免学杂费156万余元;毕节市同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谋划开展“毕节市同心活水工程”项目,2022年以来筹集157.9万余元,为全市50余所乡村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设备,累计受益学生及教师18万余人次。
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取得新成效。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开展“进乡村、助振兴”活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毕节市慈善总会充分发挥组织动员社会慈善力量,汇聚各方资源,近三年筹措慈善资金3676.67万元,2023年以来,依托腾讯公益平台开展“乡村振兴·贵州专场”等互联网募捐活动,募集资金1175.81万元。
原文链接:https://mzt.guizhou.gov.cn/xwzx/sxxx/202411/t20241109_860492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