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今年将完成9处水下文物点调查或普查
10月24日,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截至10月21日,全省累计已复查、调查不可移动文物12670处。
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部署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广东省高度重视,按照水下文物普查要求,全力推进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南澳Ⅰ号”沉船遗址的物探扫测和水下考古复查已圆满完成,“南澳II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重点调查也即将完成。
明后年摸排调查11处水下文物线索
广东地处南海之滨,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也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水下文物资源。
广东省普查办系统梳理历年发现的水下文物线索,并逐一研究拟定普查措施。
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广东水下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及2024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实施全省水下文物普查工作,2024年开展南澳海域、湛江海域、江门海域等9处水下文物点的重点调查或普查。
2025年至2026年计划开展近海海域和深海海域11处水下文物线索的摸排调查,并与当地文物行政部门衔接普查资料,依法登记公布水下不可移动文物。
人财物各要素加强夯实普查基础
为充分发挥广东水下文化遗产队伍力量,广东省文物局于2023年12月指导成立广东省海洋文化遗产科技联盟,聚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山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等多家文博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力量,并充分发挥联盟成员业务骨干作用,组建省水下文物普查队。
专业技术支撑与普查队伍建设同步加强。省普查办组建专业技术组,按片区推进原则,分成珠三角一片区、珠三角二片区、粤东片区、粤西片区和粤北片区,在此基础上,专门成立7人的水下普查专项专业技术组,由资深水下考古专家、省普查办专职副主任崔勇研究馆员担任负责人,统筹指导全省水下文物普查工作。
在加强普查经费保障方面,国家文物局拨付专项经费支持“南澳II号”沉船遗址重点调查及周边2处沉船遗址普查,省普查办拨付90万元用于湛江海域、江门海域6处沉船遗址普查,足额保障普查经费。同时,积极谋划落实后续水下文物普查经费。
“南澳II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即将完成
据介绍,目前,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开展的“南澳II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即将完成,同时圆满完成了“南澳Ⅰ号”沉船遗址的物探扫测和水下考古复查。
物探数据显示,当年下放的大型保护钢架轮廓清楚,遗址保存状况良好;水下考古调查可见该保护钢架已被淤泥和海洋生物包裹,遗址内淤泥沉积覆盖,遗址本体状况良好。
原文链接:http://www.gd.gov.cn/gdywdt/bmdt/content/post_45134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