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秋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
深秋时节,天气转凉。周口太康马头镇绿洲农牧养殖场一片繁忙,工作人员正将整车的玉米秸秆堆放到贮存池内,准备通过发酵处理到冬天喂牛。“养殖场每年都和周边村民签订秸秆收购合同。我们免费为群众收获玉米,群众把秸秆无偿送给牛场。目前,我们已经收贮秸秆5000多吨,接下来还要继续收,大概能收到1万吨左右。”养殖场负责人李辉告诉记者。
像这个养殖场一样,该镇近百个大小养殖场能饲料化利用秸秆3万吨以上,约占全镇秸秆总量的40%。
马头镇是传统农业大镇,有土地11万亩,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约7万吨。以前养殖场少的时候,许多秸秆因无处堆放常常被农民悄悄烧掉,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后来,镇里鼓励发展养殖业,陆续建成肉牛规模养殖场55个、山羊规模养殖场20个,发展散养户2000多户。在市县镇农技人员指导下,养殖场带头学习秸秆收贮技术,通过饲料化利用,将秸秆资源转化为喂养牛羊的优质草料。同时,该镇还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肥料化利用等技术。秸秆被收贮利用后,乱堆乱放、偷偷焚烧的现象不见了,人居环境大大改观。
同样的秸秆,商水县通过工业化处理,将其化身成为生物天然气、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以及生物有机肥。记者在商水县一家名为豫天新能源的企业看到,新收来的玉米秸秆堆成小山,多辆钩机和铲车往返穿梭作业,把碎秸秆压实后整齐地堆放在一起。
在该企业生产车间,玉米秸秆通过传送皮带被运送至集装箱式的厌氧反应器中,经过发酵、提纯变身为生物天然气。该企业负责人吝璐告诉记者,他们采用干式厌氧发酵技术,不论是容积产气比,还是有机质转化率,较传统湿法发酵技术均有较大提升,现在企业每年能处理玉米秸秆20万吨左右,生产生物天然气约1800万立方米,作为豫东、豫南地区“气化乡村”工程的补充气源,已经接入燃气管网,可满足商水县近一半居民的天然气用气需求。
周口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探索出“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大大提升了秸秆利用率,走出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据统计,2024年秋季,全市农作物约产生秸秆671万吨,通过“五化”综合利用约62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4%。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10-21/30761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