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白衣天使”
“闲暇时,我会翻看这些记事本。里面的病例,在写医学文章时很有参考价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卫生健康委原副主任、一六一团医院原副院长梅莲的医疗记事本里,详细记录着一个个患者的名字及其病情、诊治用药情况等信息。
自幼生长于第九师一六一团,梅莲对这里充满了感情。“过去,巴尔鲁克山交通不便,群众缺医少药。小时候,我便想着从医,尽我所能让群众少些病痛之苦。”1987年,梅莲成为连队的一名卫生员。此后30余年,梅莲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接诊近10万人次,为患者垫付医疗费4万余元。
骑马到偏僻、分散的放牧点为牧工看病,是梅莲的工作常态。2001年6月,牧工玛尔赞患肺炎高烧不退。梅莲每天下午骑马翻山,为其打针治疗。在一次出诊返回的路上,马突然受惊向山下狂奔,梅莲猝不及防从马背上摔下,双臂、双腿被砾石和荆棘划得血迹斑斑。
“我深爱着自己的工作,深爱着山里的父老乡亲。”梅莲义无反顾。
在大山里行医,内外妇儿各科都得懂。梅莲自学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十几部中医学著作,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2000年秋天,梅莲来到第九师开放大学学习临床医学。病理解剖学、生物化学……她如饥似渴地充实自己,只为掌握更多医学知识,为更多群众治好病。“一六一团有个好医生!”随着医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梅莲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在巴尔鲁克山,梅莲不仅用医术挽救了一个个生命,还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颂歌。
山里牧工多是少数民族群众。梅莲在上门看诊、送医送药时,除了义务开展卫生防疫宣传、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还宣传兵地团结、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为他们答疑解惑。
一次,牧工阿依古丽双脚被严重烫伤,因未及时医治感染化脓。梅莲将阿依古丽接到自家住下,每日端饭、送水,悉心照料,直至阿依古丽完全康复。
梅莲把牧民当亲人,牧民也把她装进了心里,亲切地称她为“马背上的白衣天使”。一名72岁的少数民族老人让家人赶了一天的山路,只为将一面写着“民族团结 服务人民”的锦旗送到梅莲手中。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见证了梅莲的行医岁月。“救死扶伤、守护生命,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梅莲说。
(原载《人民日报》10月14日6版)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4-10-17/836303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摸清文物“家底” 守护历史根脉
下一篇:在德阳,“老”幸福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