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新命名乡村地名783条
全省新命名乡村地名783条
设置三维码地名标志634块,可扫码获取道路简介等服务
海南日报海口10月15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操)10月15日,省民政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乡村著名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据悉,自2023年10月开始,省民政厅分阶段分批次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工作,全省新命名乡村地名783条,设置三维码地名标志634块。
据介绍,2023年10月开始,我省分批次开展试点工作,其中2024年完成海口、三亚、儋州、文昌、东方、五指山、乐东、定安、屯昌等9个市县第一批试点工作,2025年完成海口、三亚、琼海、万宁、澄迈、陵水、昌江、保亭、临高、琼中、白沙等11个市县第二批试点工作。
各试点市县以乡村道路命名为重点,注重发掘当地特色地名文化,根据道路所在地区的历史沿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等进行命名,截至9月底,命名783条乡村道路,如“耕樵路”“吾乡路”“弦歌路”“春秧路”等体现东坡文化的特色地名。
在设置智慧地名标志、全面提升乡村地名服务效能方面,各市县试点加大村牌、街路巷牌等标志设置力度,逐步实现“有名就要有标”,设置634个三维码地名标志,群众可通过扫码获取道路简介、周边场所介绍、农旅特色产品推介、民政业务办事流程等服务,使地名标志成为当地便民服务、地名文化宣传的重要接入口和展示平台,成为美丽乡村的“微景观”。
省民政厅还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地名文化建设,积极开发乡村地名文化产品,设计包括T恤衫、雨伞、保温杯等富含本地特色的地名文化产品。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和地名管理信息平台,加大乡村地名信息采集力度,鼓励引导企业、村民、志愿者、地名爱好者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地名采集上图3万余条,引导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个体经营户自主采集经营场所信息,并发布至高德、百度等互联网地图平台,方便百姓出行导航、山货进城、快递进村。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继续发挥地名文化价值和“名片”作用,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地名建设,使美丽乡村更加“声名远扬”,努力打造海南自贸港特色地名品牌,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民政贡献。
原文链接: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tingju/202410/a60c88701f9d4494824836fe6fc92b07.shtml?ddtab=true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