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兵团七十年
“林带千百里,万古荒原变良田;渠水滚滚流,红旗飘处绿浪翻;机车飞奔烟尘卷,棉似海来粮如山……”一首20世纪60年代的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儿女的壮举传遍全国。
10月7日,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大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的奋斗,在天山南北的亘古荒原上创造发展奇迹,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履行特殊使命,这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一项战略安排,在新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中国屯垦戍边新篇章从这里开启!当时,新疆耕地面积有限,兵团人秉持“不与民争利”原则,在“风头水尾”的不毛之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新疆石河子西公园里,一座以第三套人民币一元纸币女拖拉机手形象为蓝本的大型雕塑矗立着。在当地人眼中,这座雕像闪烁着“最美奋斗者”金茂芳的影子。
1952年,还是小姑娘的金茂芳毅然决然来到新疆,随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拖拉机手。她和战友们天亮即起,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渠水,白天黑夜连轴转,创下一天播种120亩地的劳动纪录。
那是刻在兵团人骨子里的旋律——
“劳动的歌声漫山遍野,劳动的热情高又高,生产运动猛烈地开展,困难把我们吓不倒……”金茂芳虽已年逾90岁,仍能高唱《戈壁滩上盖花园》。
喝苦咸水、住地窝子、挖渠引水、开荒造田……兵团人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边境线,安营扎寨,开垦戍边。如同一棵棵小白杨、一座座“活界碑”,巩固国家边防。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改变当地一穷二白落后的面貌,是兵团成立之初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
70年,将戈壁滩变为现代化城市,这不仅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更是几代兵团人激情燃烧的岁月,是融入血脉的职责使命。
数据印证来之不易的成就:2023年兵团生产总值接近37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
眼下,天山南北的棉田陆续迎来采收期。曾几何时,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少得可怜,北纬42度以北的地区甚至被国外农业专家视为“植棉禁区”。如今,棉花已成为兵团农业的支柱和优势产业,产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兵团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5%。
70年来,兵团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蹚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屯垦戍边的新路子,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和新疆实际的兵团建设发展新模式。
自成立以来,兵团就全面融入新疆社会,持续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新疆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7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将青春热血洒在天山南北的亘古荒原,用行动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群沙海老兵屯垦戍边,将人生“种”在这片沙海。
“几十年来,老兵们像大漠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这里,默默地守护着脚下这片热土。兵团精神代代传,我们年轻人也要有更多使命担当。”来自河南的胡玉然毅然选择留下来建设边疆。
在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中,沙漠变绿洲,沙漠起新城,曾经的不毛之地上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今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扎根边疆、从事农机研发和推广工作的第57年。研制出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填补国内同类农机具的空白,现年77岁的陈学庚从未停下脚步。陈学庚感慨不已:“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兵团现代化的希望所在。”
新时代兵团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借助改革东风,兵团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工业硅、多晶硅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1.9%和17.2%。
70年,奋斗不止。
从原始简陋的地窝子到高耸挺立的高楼大厦,从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到12座屯城分布天山南北,从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处处是兵团儿女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身影。
国家关心,兵团同心,“疆”来可期!(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7日电)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4-10-08/836133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七秩风华正茂 再谱盛世华章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