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首次在沙漠里种出玉米“吨粮田”
8个月前,二师三十七团二连职工陈威听到一个令他难以置信的消息:兵团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基地。9月22日,他亲眼见证了自己种植的50亩玉米测产结果——平均亩产1200公斤,较上年增产三分之一,创南疆沙化土地玉米高产纪录。
9月22日,由兵团农业专家组成的测产组对三十七团、三十八团玉米高产创建百亩田、千亩方进行实打实收测产,实测后,专家组组长、塔里木大学教授罗新宁宣布:“百亩田平均亩产1202.4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1002.88公斤,兵团首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千亩连片‘吨粮田’的突破!”
“塔克拉玛干沙漠曾被认为是农业生产禁区,如今种出了‘吨粮田’,这是新疆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三十七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吴中艳说,脚下这片土地以往是连绵起伏的沙包,狂风肆虐时不见天日。多年来,团场持续防风治沙,推广良种良法,但因自然条件恶劣,粮食单产虽有提升却仍在低位徘徊。
立足缓解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和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突出矛盾,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坚决贯彻落实这一战略举措,由兵团农业农村局牵头,新疆农垦科学院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根据《兵团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组织精兵强将扎根大漠,探寻粮食高产新路径。
“针对沙漠特殊环境,我们借鉴六师奇台农场玉米高产种植模式,为三十七团、三十八团‘量身定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段震宇介绍,通过严格落实“增密、降高、系统化调、肥水调控”关键技术措施,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有效克服了干旱、风沙大、土壤贫瘠等不利影响,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玉米良种良法相配套的高产种植技术新模式,如期建成“吨粮田”。
“沙漠里建成‘吨粮田’,标志着兵团整建制‘吨粮田’示范田创建成功,意味着兵团在向沙漠要粮食、实现生态治理与粮食生产双赢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宋敏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首席专家李少昆表示,兵团在沙漠里种出“吨粮田”,为我国在沙化土地上种植高产玉米、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模式。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4-09-27/83599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