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舆论监督> 乌鲁木齐市反诈中心讲解针对老年人的几种常见诈骗套路

乌鲁木齐市反诈中心讲解针对老年人的几种常见诈骗套路

时间:2024-09-11 20:09:50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 作者:佚名

  

  目前,互联网应用在老年人中越来越普及,许多老年人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会不知不觉成为网络江湖的“韭菜”。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落入诈骗陷阱?老年人如何防范网络诈骗?9月10日,乌鲁木齐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讲解。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落入诈骗陷阱

  老年人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普遍较为匮乏。遇到操作稍微复杂一些的网上购物、手机银行、在线支付转账等,许多老人就会被难住,而骗子们也会抓住这个薄弱环节千方百计引诱老人上当。

  同时,骗子们抓住老年人手里有闲钱又注重健康养生的特点,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引诱老年人购买各种保健品,赚取巨额利润。

  独居老人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经常会感到孤独寂寞。骗子们利用老年人的这种现实情况,通过与老年人套近乎、加微信,不时向老年人嘘寒问暖。等老年人放松警惕后,再向老年人推销各种不靠谱的所谓理财产品、网络贷款等。

  老年人常见诈骗套路

  ●冒充“老朋友”诈骗

  骗子以“猜猜我是谁”的热情糊弄人,第二天便谎称出车祸或者物品被扣,需要钱急用,施展手段直至受骗者汇钱为止。

  ●网上售药诈骗

  一些网上药品广告吹得神乎其神,号称包治百病,无效退款等。老人们出于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很容易选择“尝试”一下。但真的发现无效想要退款时,无法联系到商家。这些“药品”往往并没有相关许可,安全性缺乏保障。老人盲目在网上购药、吃药,不仅达不到包治百病的效果,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

  ●纪念币(收藏品)诈骗

  一些居心不良的骗子,打着“限量发行”“高额回报”“绝世珍藏”“定期拍卖”“随时回购”等惯用幌子,用各种高大上的名头来包装纪念币、收藏品。一些老年人看到这么一个“稳赚不赔”的项目后,既不想错过所谓的“独家渠道”,又想“为子孙留一笔财富”,自然就容易陷入骗局。

  ●虚假中奖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冒充公检法诈骗

  当事人接到自称是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的电话,以信用卡被透支、被冒用;涉嫌巨额诈骗;涉嫌洗黑钱等各种理由要求将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内。一旦资金汇入,相关人员便彻底失联,这时当事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关心家中的老人,在教会老人使用手机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网络。面对各种网络诈骗陷阱一定要提高警惕,日常生活中多给老人普及防骗知识。



原文链接:http://mzt.xinjiang.gov.cn/xjmzt/c112993/202409/e992607aa40b469d98bca77cf08ee3a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