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隧道国重实验室 科技引领 筑梦隧道
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落地于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院士产业园的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隧道国重实验室”)应运而生。它不仅承载着科研创新的使命,更肩负着推动隧道工程技术迈向世界前列的重任。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日益受到重视。然而,隧道工程面临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运营维护不易等诸多挑战。为了攻克这些关键技术难题,实现隧道工程技术的自主可控,隧道国重实验室于2023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旨在通过原创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隧道国重实验室聚焦隧道工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工程难题,重点开展灾变防控、智能建养、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的研究。
自成立以来,隧道国重实验室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隧道国重实验室汇聚了3名院士、9名国家杰出青年、9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3个院士团队长期共同科研攻关,产学研用实质融合,自发形成了一支紧密的学术团队,首创了隧道致灾水体定量预报方法,创立了工程岩体灾变力学理论与大变形灾害控制体系,开创了突涌水全封堵理论和治理技术,研发了隧道掘进智能感知装备和决策系统,在成兰铁路、引汉济渭等700余个重要工程中成功应用,为我国隧道灾害防控与安全建设作出了奠基性、历史性贡献,是该领域的“特长生”和“主力军”,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牵头获国际奖励4项、国家科技奖励10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等。
按照科技部关于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建设的要求,隧道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3个实体化总部大楼:一是研发一体化总部大楼,建在北京,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建设。二是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政产学研用实体化总部大楼,建在三门峡。三是国际化总部大楼,建在香港,与中国建筑国际集团联合建设。
“隧道国重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我国隧道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国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的坚实支撑。三门峡市营商环境良好,各级政府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服务。这里早已成为我们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第二故乡,是我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一方热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必将在隧道工程领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7月9日,在院士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朱国龙表示。
据了解,隧道国重实验室将继续秉承“实体化、一体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运行机制,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实验室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攻克隧道工程技术难题,推动我国隧道工程技术迈向世界前列。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8-01/30309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三门峡市“资源城”蝶变“创新城”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