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首批可提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上岗”
感应式开启、自动计量计数、可以提现……7月31日,记者获悉,周口市首批可提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正式“上岗”。这标志着,周口市垃圾分类工作从传统人工向“智慧化”迈出坚实一步。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示范区文昌街道中原社区,色彩鲜艳的可提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被放置在路边显眼处,箱体上方液晶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宣传字样。该箱根据功能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可回收物有偿回收箱,另一部分则为感应式垃圾分类投放箱。
社区居民康园抱着一叠旧报纸前来“试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使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按照指示步骤进行操作,在听到“滴”声后,可回收物有偿回收箱的箱门自动打开,按下“关闭仓门”按键后,机器进行自动称重,核对金额。几秒钟后,康园的微信收到一条信息:“你有一笔收款入账,收款金额0.49元,转账备注自动提现。”“扔垃圾还能有钱拿,真不错。家里很多东西完全可以回收,还能直接兑换现金,既节约资源,又能提高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为这种做法点赞。”康园说。
另一边的感应式垃圾分类投放箱也引起了居民的关注,大家走到箱体前,把手放在箱体感应区,本来关闭的箱体门自动向内打开。“这个功能真不错,不用触碰箱体就能自动开门,扔完垃圾还能自动关门,减少接触细菌和交叉感染的机会。”市民刘女士说。
据介绍,为了让废品产生价值,提升辖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解决垃圾分类回收“最后一米”问题,示范区在文昌街道中原社区、景园社区投放首批可提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该箱具有仓满报警、自动开门、投物称重、二维码识别、摄像监控等功能,使可回收物(废旧物资)从源头到末端“分类投递、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确保全流程可查、可控、可管。目前,首批投放的6台机器均已正式启用。“我们选择人数较多、环境较好的社区作为‘试点’,利用小区内闲置空间,设置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打造居民‘家门口’的24小时无人回收站。”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大投放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风尚、新习俗、新道德。”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8-02/30313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