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榜样丨陈茂昌:如胡杨般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夏日里,素有“万里边关第一哨”之称的四师七十四团钟槐哨所显得格外宁静。这座哨所见证了几代兵团人的奉献和坚守,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组织部原副部长、老干局局长陈茂昌长眠于此。
1964年9月,19岁的陈茂昌怀着满腔热血,从黄浦江畔的上海来到四师七十一团。“哪个连队最偏、最远、最艰苦,我就去哪里!”培训结束面临分配时,陈茂昌撂下这句话。带着行李,搭上胶轮马车,在沟沟坎坎的砂石路上走了一天,陈茂昌如愿来到距七十一团团部40多公里的七连。
下连队、进田间,一顶草帽、一件蓝色工作服、一辆自行车、一只军用水壶、一个笔记本,这便是职工群众最熟悉的陈茂昌的形象。在连队工作生活的10多年间,这个在大都市长大的年轻人,没有被当地遮天蔽日的黄沙吓退,用双脚走遍了连队角角落落,和老军垦一起,把一块块贫瘠的土地改造成了丰收的高产田。
“我追求的是成为一株大山脚下的小草、汇入大海的一滴水、粮仓里的一粒米、共产主义大厦上的一砖一瓦、革命大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段话摘自陈茂昌2019年3月13日的日记,是他矢志不渝初心的写照。
1986年,陈茂昌的大哥陈茂春专程来到七十一团,带着办好的工作调动手续劝他回到上海去。陈茂昌流着泪给父母打电话:“都回上海,边疆谁来建设?请你们原谅我……”直到2005年退休后,陈茂昌才回到故乡上海侍奉年事已高的双亲。
回到上海后,陈茂昌也没闲着,他在上海崇明区横沙乡,对132位老人进行家访,一有空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义务做好事200余件,还学会了理发、擦鞋等技能。
2015年,陈茂昌的双亲相继离世后,他谢绝亲朋好友的挽留,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新疆。“是兵团养育了我,我离不开兵团。我要报答兵团,为建设边疆献余热。”陈茂昌坚定地说。
回到新疆后,陈茂昌拖着装有理发和擦鞋工具的拉杆包,走遍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市县和四师各团场的大街小巷,义务为各族职工群众理发、擦鞋、做宣讲。“雷锋有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哪怕活一天、一个小时,也要像雷锋那样为人民服务。”陈茂昌说。
2019年12月16日,作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代表,陈茂昌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从北京载誉归来后,他的干劲更足了,还给自己定了“任务”:到建党100周年时,要为10位出行困难的老人上门理发,宣讲红色故事100场,义务理发1000人次,交特殊党费1万元。
2021年3月,陈茂昌提前完成了“任务”,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可此时,他已被病痛折磨了一年多。同年12月27日,陈茂昌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亲人们按照遗愿将他的眼角膜捐献给了红十字会。这位把一辈子献给边疆的老人,终于停下奔忙的脚步,安眠在大地母亲的怀抱。
陈茂昌的骨灰就撒在钟槐哨所旁,如他生前所愿:长伴奔流不息的纳林果勒河,永远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4-07-22/834839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