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温度”提升民生底线“厚度”——和平区成功申报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综述
2024年6月14日,天津市和平区成功申报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近年来,和平区在民政部和天津市民政局指导下,持续提高创造力,激发行动力,增强凝聚力,推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中心城区救助管理工作“和平样板”。
和平区地处天津市中心,9.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5万人,人口密度位列全国第一,医疗资源优质丰富、商贸市场繁荣活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寸土寸金”但也长期存在着流浪乞讨人员极易滞留与中心城区没有救助站的矛盾。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亲临和平指导工作,为和平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和工作动力。和平区不断创新救助管理工作,政府领导,民政牵头,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融入社会救助大格局,着力在协同联动、救助衔接、能力提升、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提出“一新两制三举措”工作模式,创新培育“社区社会救助专员”项目,推动救助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协同联动、主动发现机制作保障,推动救助管理工作常态长效;市区联动、多元培训、源头治理三项举措强服务,推动救助管理工作见行见效。
领导协调机制成效明显
建立区政府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区民政局牵头,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公安和平分局等27个部门、单位及街道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专门明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部门职责。近年来,随着救助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协调机制不断完善,为和平区救助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保障和平区寒冬、夏令以及极寒天气、节假日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024年5月20日,“津助同行温暖万家 兜底有力传递关爱”天津市社会救助知识宣传周暨义诊活动在和平区启动。
救助衔接体系精准有效
和平区连续十余年将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纳入20项民心工程,按照节日救助、时令救助、专项救助3大主题,每年确定元旦春节、三八节、儿童节、重阳节、春季秋季助学、冬令夏令救助等8个主题救助项目,明确时间、范围和救助标准,吸纳慈善协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实现从年头到年尾月月有重点的救助格局。
2024年6月17日,和平区民政局代表和平区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签订医疗救助战略合作意向,为困难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打通绿色通道。
救助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以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朝阳里社区为首的社区志愿服务蓬勃发展。2023年,和平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传统优势的作用,创新推出培育“社区社会救助专员”项目,对救助领域志愿服务进行新探索,广泛招募党员干部、社工、楼门院长、低龄老年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和易走失困难群众摸排走访、信息报送、专业服务、链接资源工作。
2024年7月3日,和平区民政局在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和平区是全国唯一一个无救助站申报成功的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
和平区将申报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作为“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的重要举措,高位推动试点工作,在“社区社会救助专员”项目上持续探索,进一步织密扎牢救助服务网络,确保救助管理工作反应迅速、处置及时、联动高效,全力打造中心城区救助管理工作“和平样板”,为成功申报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奠定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s://mz.tj.gov.cn/XWZX289/mzjgqdt0913/202407/t20240718_66788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梅州:宠物疗愈童心,儿2025-11-26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十2025-11-26
- 科技赋能、政策补贴、健2025-11-26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2025-11-26
- 宣城宁国市:构建多元养2025-11-26
- 广州市番禺区:“脑友剧2025-11-26
- 涪陵:地名“活”起来,2025-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