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在卢氏筑巢繁殖
近日,两位爱鸟人士在三门峡市卢氏县境内洛河一支流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的繁殖巢穴及三只黑鹳幼鸟。据专家称,这一发现在卢氏县是第一次,在河南省也是第二次记录,进一步证明了黑鹳在河南确有繁殖,为中国鸟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科学证据。
日前,卢氏爱鸟人士王会民、李宁霞在卢氏境内观鸟时,惊喜地发现了上述黑鹳繁殖点。据了解,两人在卢氏观鸟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卢氏洛河湿地,每年冬季都生活着一个黑鹳集群,多则二三十只。夏季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能看见三两只觅食,到7月底、8月初,开始有成鸟带领幼鸟和亚成鸟出现在洛河滩涂。多年来,两人坚信黑鹳在卢氏有繁殖,属本地留鸟,因此,他们一直致力于寻找黑鹳繁殖场所,这次发现可以说是他们多年寻觅的结果。
黑鹳又叫黑老鹳、乌鹳等,是一种大型涉禽。因其头、颈和脊均呈黑褐色,故名黑鹳。其下胸、腹部及尾下白色,嘴及腿红色。黑鹳的黑色部位具绿色和紫色的金属光泽,十分漂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近年数量急剧减少,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
黑鹳一般栖于沼泽地区、池塘、湖泊、河流沿岸及山区溪流附近。黑鹳常年在卢氏栖息生活,并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说明卢氏能够为黑鹳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繁衍场所。
近年来,卢氏县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出台“百鸟翔集”行动计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卢氏群众爱鸟护鸟意识高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了黑鹳、中华秋沙鸭等不少珍稀鸟类在此处安家落户、稳定越冬或繁殖。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6-17/30092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当网络作家走进社会组织2025-11-26
- 社区有温度 老年生活更2025-11-26
- 民政部举办部党组理论学2025-11-26
-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2025-11-26
- 媒体聚焦丨今晚报:政策2025-11-26
- 第七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2025-11-26
- 创新中医“五位一体疗法2025-11-26
- 张军为全国法院“学习贯2025-11-26
- 攀枝花市民政局多点发力2025-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