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夕阳余热洒方志
百色市德保县退休老干部自觉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参与编纂地方志,激发乡村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推动本县乡村文化振兴。
返聘人员成为编纂地方志工作生力军。在中共德保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简称“县史志中心”),百色市德保县税务局退休干部廖锦忠正在认真校对由他主笔编修的《中国共产党德保历史》第二卷和第三卷;龙光乡退休教师韦继新全力以赴收集和编纂《德保年鉴·2023》;已经退休的原德保县文联主席赵国凡则全身心投入《德保县扶贫志》筹备、启动、培训、指导和编纂工作……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余热,返聘有文字功底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参与到县级党史、第二和第三轮县志、各年度年鉴、乡镇级行政志和各部门专业志的编纂工作。受聘人员则凭借自己熟悉德保历史、经历重大事件等优势,积极参与方志编纂工作,成为重要的骨干力量。
外出人员为非遗注入新能量。德保外出干部情牵故土,执着于撰写故乡方志,为故乡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该县敬德镇籍人士方士杰、林永格在南宁文化部门退休后,依然热心组织采访、编辑工作,完成了75.6万字的《敬德广记》编纂工作。林永格趁着精力尚充沛,投身新书编撰。2021年,他又联系德保籍人士、原中国社科院退休干部何成轩等老干部编纂了近40万字的《革命精神代代传——凌美武工队队员及后代的奋斗足迹》一书。德保籍人士、百色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杨裕貌则以自述自身经历为主线,身体力行,撰写了反映那甲镇定六村风貌风情的约30万字的《耕耘文集》一书。
退而不休为子孙后代守根脉。在德保,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老当益壮、退而不休,钟情地方志编纂事业,重拾地方文脉,老有所为,薪火相传。广西德保县铜矿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干部张启侯曾经作为青年民兵担架队的一员出国参战。炮火的洗礼促使他和战友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和平,也激发他们修志存史、教育后代的信念。经过多年走访老战友及其后代,于2022年底完成了20多万字的《参战回忆录》一书。隆桑镇乡村振兴顾问团领导、退休干部黄东城、陆英群、陆启干等人,则积极组织协调,组建队伍,筹集经费,计划于2023年底前完成36万字的《隆桑镇志》编纂工作。(作者陆 杉)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304/t20230407_658691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崇左天等:团结之花处处开
下一篇:南宁:踏青出游 文明相伴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
- 一场比赛 一城2025-09-19
- 赛车跑起来 产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