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天等:团结之花处处开
传统剪纸艺术
大榕树下吹奏葫芦丝
学生欢快地跳着竹竿舞
有一种歌曲,不分男女老幼,可登堂入庙,亦能传唱于乡野,滋养民情。
4月3日,春风和美,在丽川河畔,独秀峰下,夕阳余晖洒落在美丽的天等县民族小学,同学们正两两成对对唱壮乡山歌,童音嘹亮,曲声悦耳,歌声给欢乐的校园增了几分童趣。
当日,崇左市天等县民族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观摩交流活动正火热开展,同学们身着各式民族服装,为前来观摩的嘉宾表演婉转连绵的壮族天琴和葫芦丝乐器、精巧夺目的剪纸艺术、舒展优美的龙鼓舞舞蹈等民族艺术技艺,得到观摩嘉宾的一致赞扬。
“一直以来,我们开设‘壮家百灵’山歌班,‘金针绣绣’刺绣班,‘金孔雀’葫芦丝班等民族特色兴趣班,让学生达到‘6个学会’之一(即学会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演奏一种民族乐器、制作民族手工工艺品、玩民族体育项目、制作一种本地特色小吃)。”崇左市天等县民族小学教师李文娟对记者说。
随着竹竿敲击声响起,身着民族服饰的学生黄梓萱与同学们欢快地跳起竹竿舞,她说:“我是竹竿舞社团的一员,既可以得老师教授竹竿舞文化,又能与同学们一起跳舞,这热烈的舞蹈让我们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魅力。”
除了特色兴趣班,学校还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编写相关民族教育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活动,让学生在看、听、学、做中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各族人民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促使他们尊重差异、团结互助;举办魅力民族艺术节和民族体育节,让学生体会各民族的技艺及运动习惯;组织学生走进附近村寨学非遗技艺,并举行各种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和主题教育,让同学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记者陈明桂通讯员何天龙黄丽华/摄影报道)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304/t20230407_658683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河池:“法律明白人”守护平安乡村
下一篇:百色:夕阳余热洒方志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
- 一场比赛 一城2025-09-19
- 赛车跑起来 产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