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3条河流有了“户口本” 卫河、沙(颍)河、唐白河自然资源完成确权登记
7月27日,省自然资源厅举行卫河、沙(颍)河、唐白河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仪式,3条河流顺利完成确权登记实现登簿,有了“户口本”,标志着河南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取得新成效。
卫河、沙(颍)河、唐白河是河南省生态功能重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空间。卫河(河南段)全长175公里,流经焦作、新乡、鹤壁、安阳及濮阳5市。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全长876公里,流经5个省辖市19个县(市、区)。唐白河全长263.8公里,是河南境内长江流域的主要河流,汉江左岸一级支流,流经区域为南阳盆地内重要的农业区。
此次登簿,将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卫河、沙(颍)河、唐白河作为登记客体在国土空间上予以精准落地,清晰界定了生态空间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划清了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了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了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划清了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之间的边界等“四个边界”,为自然资源有效监管、严格保护和所有者权益行使提供产权支撑。
据自然资源登记簿显示,卫河、沙(颍)河、唐白河登记单元总面积分别为4742.74公顷、23302.25公顷、15901.48公顷,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为全民,自然资源部为所有者职责“履行主体”,河南省人民政府为“代理履行主体”。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将其列为河南“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重点工作,并印发总体方案。目前,全省已完成91个自然保护地、4条河流的自然资源地籍调查等主体工作,并形成系列规范化、标准化制度性成果。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还将有序推动河南大别山等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推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记者 赵一帆)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7-30/30286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省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2025-11-25
- 全省物业服务质量提升暨2025-11-24
- 李强会见德国总理默茨2025-11-24
- 自治区民政厅对新疆闻道2025-11-21
- 2025年度中国社会出2025-11-21
- 2025年天津市居家适2025-11-21
- 河南省民政厅公布2022025-11-21
- 黔西南州启动“寒冬送温2025-11-21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