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岩画大量出现在距今2000年前后至7~9世纪
对藏北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显示
藏北岩画大量出现在距今2000年前后至7~9世纪
近日,考古专家庞颖、汤惠生、李永宪在《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发表《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一文。该文章认为,纳木错等藏北内陆湖泊地区琢刻、涂绘两种技术制作的岩画,其时代是基本平行共存的,该区域大量岩画制作于距今2000年前后至7~9世纪,测年数据还显示其中涂绘岩画的制作可能距今2200年或更早。
不同于过去西藏岩画时代研究主要运用艺术史(图像学)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这次调查更强调将考古学分析与现代科技测年技术相结合,由此探寻艺术史分析、历史背景分析、文化因素分析、现代科技测年技术等多重证据互证的“系统研究”。其中,现代科技测年技术的利用,一是在调查现场寻找和提取有效样品,利用实验室技术进行C14与U-Th两种方法的年代检测;二是在现场运用“微腐蚀分析法”显微观测岩面图像处的石英“石亏”现象,经校正复算后成为岩画断代的参照依据。
环纳木错岩画调查首次收集到可供科学测年的样品和数据,对于西藏岩画尤其是“藏北大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推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将考古类型学、图像志、古藏文等分析方法与实验室技术的C14、U-Th、微腐蚀等断代方法结合起来的岩画研究,提供了推动岩画研究更加科学化发展的新范式。
《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是2021年“环纳木错湖泊区科学考察队”对西藏纳木错及藏北高海拔湖区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在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2021年8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考古研究的专家对纳木错环湖地区及藏北高原的洞穴涂绘岩画和旷野琢刻岩画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多项证据显示,古代西藏积极参与“高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互动。
原文链接:http://www.xizang.gov.cn/xwzx_406/bmkx/202407/t20240727_4275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西藏自治区第四届职工运动会开幕
下一篇:奋力推动西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全省物业服务质量提升暨2025-11-24
- 李强会见德国总理默茨2025-11-24
- 自治区民政厅对新疆闻道2025-11-21
- 2025年度中国社会出2025-11-21
- 2025年天津市居家适2025-11-21
- 河南省民政厅公布2022025-11-21
- 黔西南州启动“寒冬送温2025-11-21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2025-11-21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