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广西建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运用于应急管理及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规划建设等领域
7月10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广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西已顺利完成普查各项目标任务,建成自治区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并持续推动普查成果深度应用。
据介绍,历时4年的普查工作完成了主要自然灾害致灾因子调查、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灾情调查、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重点隐患调查等主体调查,采集录入数据1500多万条,形成了数据集和相关图件。
引人注目的是,广西持续推动普查成果运用于应急管理及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规划建设等领域——
防灾减灾重点领域。依托上述数据库,开发了可视化场景应用系统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系统,实现成果数据一体化、可视化,解决了数据可查、可视、可研判的需求。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将普查数据应用于广西应急管理“一张图”,完善系统基础数据,提升了综合研判与应急实战能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利用普查成果,开展自治区、市、县、乡镇、社区五级预案体系建设,完成32万份应急预案修编。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利用普查数据,更新广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预报的靶向性更加精确。自治区水利厅利用普查成果修订旱灾防御和水量调度预案方案,拟定和调整江河、水库干旱预警水位。自治区气象局建立广西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系统,基于普查数据,研发本地化的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预评估及水稻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发布精细到县域的暴雨、台风灾害风险预评估产品。
项目规划建设领域。自治区地震局将评估成果应用于平陆运河建设、铁路线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重特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提出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实现震时安全和投资合理的平衡,促进广西经济安全平稳发展。自治区气象局优化观测站点、人影服务作战图布局,推进普查成果服务社会综合治理。自治区海洋局将普查成果应用于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进一步强化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辅助支撑作用。(记者 莫迪)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lianbo/difang/202407/content_696251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河北开展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