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社会热点> 关注全省科技大会丨河南科技缘何“硕果满篮”?

关注全省科技大会丨河南科技缘何“硕果满篮”?

时间:2024-06-29 14:50:07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6月28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上,在主席台就座的7位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引人瞩目。2023年度,我省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主持7项、参与8项,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

  国家科技奖被誉为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的“金字塔尖”,此次的“硕果满篮”,是两年多来我省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是三年多来我省浓墨重彩推动科技创新、全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鲜明体现。

  “创新风向标”指向何处

  过去两年多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改革国家科技奖奖励制度,强化了国家科技奖励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被视为国家引领创新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建设什么样的科技强国”“怎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等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吹响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冲锋号。

  202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全省“十大战略”之首,推动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发展举措。

  三年来,我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先后召开14次科创委会议和4次科技委会议,研究103个重大议题,统筹解决我省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科技创新问题,打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组合拳”,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从效果看,三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各项指标大幅提升,各类创新主体创新活力持续增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后备队伍不断壮大,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3位。可以说,河南跑出了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加速度”,培育出了科技支撑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满园春色”。

  “创新能量”源自哪里

  “省委、省政府以前瞻30年的眼光布局和建设了中原农谷,为我们科研人员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在全省科技大会上,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雷振生情真意切地表示,离开了党和政府的支持,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年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加快构建,“两城一谷”建设全面起势、蓄势突破,正日益成为全省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动能的主引擎。

  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落地郑州、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河南试验基地启动建设、全省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短超强激光平台加快建设……我省正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整合、重塑、改造、提升已有创新平台,加快布局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创新平台,已先后揭牌运行20家省实验室和6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强核心、多基地、大开放、大协作、网络化”的创新体系,充分“聚能”“赋能”,激发创新“裂变”。

  “创新指挥棒”引向何方

  如何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磅礴力量?本次全省科技大会为河南下一步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省将继续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昂扬斗志和拼搏精神,聚焦重点关键,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上不断实现新突破。特别要在完善提升“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方向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我省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打通产业创新全链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运用上的主体地位,加快构建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格局;要全面提升高校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全面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以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只争朝夕、开拓进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尹江勇)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6-29/30149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