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义安区:高质量推动全省核对平台远程电子授权试点工作
今年以来,铜陵市义安区高质量开展全省核对平台远程电子授权试点工作,通过推进试点任务、创新工作思路、赋能长治长效,切实推动为民服务“增温”、基层减负“见效”、社会救助“升级”,试点先行正逐步向全面覆盖转型。
一是面对面+手把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自全省核对平台远程电子授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义安区通过自制皖事通“皖救一点通”操作手册,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宣传覆盖面。指导试点乡镇组建以村(社区)核对工作人员为主体,以乡镇民政办、社工站工作人员为配合的远程电子授权试点工作辅导小队。通过走村入户,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帮助困难群众熟练掌握“皖救一点通”操作规程,让困难群众畅享远程电子授权工作带来的智能与便捷。试点乡镇通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单位会商,帮助困难群众在手机置换、套餐提档等方面争取更多惠民政策。自5月份“皖救一点通”正式上线以来,试点乡镇共完成远程电子授权核对申请35条。
二是少跑腿+指尖办,打造基层减负智慧样板。“皖救一点通”,旨在为困难群众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帮助村(社区)核对工作人员,由过去的多跑腿向少跑腿、线下办向指尖办转变,赋能基层减负工作。自试点乡镇困难群众熟练掌握“皖救一点通”远程电子授权操作以来,一线核对工作人员“多跑腿”和“跑多趟”的现象明显减少。困难群众“指尖办”逐步代替程序繁琐的“线下办”,有效为社区工作者节减负。通过“身份认证”“人脸识别”“数字签名”等新技术手段,困难群众自主完成远程电子授权工作,避免了代办、代签等不合理、不合规等现象发生,切实推动核对工作向智能化、规范化发展。
三是小切口+大社救,构建社会救助综合格局。义安区充分发挥“试点建设”先行先试作用,以远程电子授权核对“小切口”,创新探索“大社救”新路径。先后印发《义安区社会救助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义安区社会救助动态预警监测机制》等文件,发挥社会救助协调委员会统领作用,健全社会救助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住建、乡村振兴、医保、卫健、残联等部门的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管理,进一步打通数据信息壁垒。同时积极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社会救助,拓宽构建多元参与共治的社会救助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3834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
- 修炼舆论监督硬功夫,架2025-09-22
- 关于印发吕梁大武机场净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