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社会热点> “四普”转入实地调查阶段 全区已调查文物遗址3686处

“四普”转入实地调查阶段 全区已调查文物遗址3686处

时间:2024-06-19 16:31:16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作者:佚名

  6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展情况。截至目前,我区已有87个旗县正式启动实地调查工作,启动率为84%,已调查文物遗址3686处。

  据了解,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23年11月展开。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099处,其中包括古遗址15240处、古墓葬3160处、古建筑452处、石窟寺及石刻472处、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759处、其他16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距今已经17年,现有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底数,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重要支撑。

  实地调查阶段从2024年5月1日起到2025年5月30日止,主要任务是严格按照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确定的技术路线,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根据国家统一下发的普查底图、采集软件,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信息和文物保护管理相关资料,开展实地调查。对于复查文物,由普查队员基于普查系统预置基础信息,逐一核准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现状情况,补充更新相关信息,重点是掌握当前最新保存状况,了解“三普”以来变化情况。对于2012年以来已经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普查队员基于普查系统预置线索信息,逐一实地开展现场调查,采集文物基础信息。对于本次普查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普查队员采集文物基础信息,采集信息要重点突出文物价值载体部分,为开展文物认定提供依据。实地调查阶段是普查的关键阶段,任务重、时间紧、困难多。自治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对各地的技术指导,定期对相关普查资料和信息数据进行实地检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及时解决普查队伍实地调查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文物普查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原文链接:https://www.nmg.gov.cn/zwyw/jrgz/202406/t20240619_25261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