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治社会> “6·19”救助管理开放日系列宣传之二——大爱寻亲,温暖回家

“6·19”救助管理开放日系列宣传之二——大爱寻亲,温暖回家

时间:2024-06-19 12:05:19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困难群众中最困难、最脆弱、最边缘的群体,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是传递党和政府关心关爱的必然要求,也是履行民政部门兜底保障职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救急难的工作要求,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并重,着力建构更加专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新时代救助管理服务体系。    今年6月19日是全国第12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主题为“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现推出救助管理工作系列报道,宣传救助管理政策法规,展示我省救助管理领域典型案例。大爱寻亲,温暖回家

  

    近年来,我省在广泛宣传救助法规政策、救助途径渠道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寻亲服务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合肥灯塔寻亲工作室、亳州圆梦寻亲工作室、蚌埠北斗星寻亲工作室、宣城萤火虫寻亲工作室、铜陵指南针寻亲驿栈、安庆蓝海豚寻亲工作室等一批寻亲专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在大爱寻亲的感召下,各级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公益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也积极投身寻亲服务,将爱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各地救助管理机构通过与公安机关合作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户籍查询、DNA比对、人脸识别,在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发布寻亲公告,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着我》栏目开展寻亲合作等方式,为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超1万人次,助力了家庭团圆,维护了社会稳定。持续寻亲暖人心

  2017年5月19日,桐城市新渡镇有群众发现一男子疑似流浪人员后报警,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并将其护送到桐城市救助管理站。该男子存在精神障碍,工作人员无法获取其身份信息,于是立即将整理的图片和获取的基本信息通过安徽省救助寻亲微信公益群推广到今日头条,并通过人脸识别、DNA比对等多种手段来为其寻亲。寻亲无果后,按照相关救助政策为其办理了桐城户籍,安置在社会福利院。

  虽然在福利院得到了稳妥安置,但救助站一直没有放弃为他寻找家人。2022年5月,救助站报请公安部门为杜某民再次采集DNA血样,终于在最新的数据库中,比对中了其家人的信息,并第一时间与家属取得了联系。经核实,该男子名为杜某民,系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村民,因患精神疾病于2009年不幸从家中走失,家人多方寻找无果。2022年,杜某民的家人前往属地派出所再次更新了家族DNA比对数据,不久便传来了比中的好消息。全家人万分激动,尤其是他85岁的老母亲,一直为13年前杜某民走失的事深责不已。听到有了杜某民的消息,急不可待,马上催促家属接回家。

  杜某民弟弟杜某荣,一直担心哥哥一人在外流浪,又有精神疾病,生活过的很艰难。但到达桐城市救助站见到哥哥的那一刻,他的顾虑都打消了。杜某民衣着非常干净清爽,人也很精神,根本看不出有精神障碍。虽不会说话,但在看见家人时,也显得十分高兴。在桐城的这5年间,杜某民的疾病得到了专业的救治,生活上也得到了悉心照顾,得到了家属的感谢和点赞。

柳暗花明晚归人

  2022年5月30日,蚌埠市救助管理站接收了一位由沫河口派出所送来的妇女。由于行为异常且难以沟通,也没有任何身份线索,公安系统未能查询到她的相关信息。尽管蚌埠市救助管理站北斗星寻亲工作室通过各种渠道尝试寻找线索,但均无回应。工作人员分频次与其沟通交流,但收效甚微。直到在一次问询中,她偶然间透露出的“四川”二字,为寻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根据这条线索,北斗星寻亲工作室随即到公安局进行信息查找,仍然没有收获。尽管后续的工作充满挑战,但北斗星寻亲工作室从未放弃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5月13日,定远县公安局马义民警官提供了关键信息:一个名叫田某群的四川人可能是她!工作人员迅速联系到她的家人,他们对此消息感到震惊且难以置信。二十三年了,他们尽己所能寻找均无果,突然在几千里之外的陌生人能提供什么消息?会不会是骗子?这样的疑问充斥在他们的心中,但在看到北斗星寻亲工作室发送的受助人员照片后,所有的疑虑瞬间化为激动和喜悦,田某群的侄子说:“这就是我们的家人啊!”田某群的家人一直在寻找她,包括她八十岁的母亲、四个兄弟和一个女儿,甚至家中的小辈也记得有一名亲人走失,一定要找到她!

  6月1日,北斗星寻亲工作室工作人员前往四川省宜宾市为田某群女儿采集DNA血样,并送往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受助人员正是田某群!6月19日,田某群女儿、女婿及侄女应邀前往蚌埠参加“6·19开放日”寻亲大会,与家人重逢。田某群女儿看到母亲的那一刻跪地而泣,紧紧拥抱母亲激动问道:“妈妈,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女儿啊!我找了你好久啊你知不知道!是女儿不孝让你在外漂泊了那么多年,我终于找到你了!”田某群女儿及女婿在会上对蚌埠市救助管理站、马义民警官及一直关注此事并提供帮助的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表示了感谢。考虑到田某群女儿一家的生活困境及经济状况,北斗星寻亲工作室向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申请到了一万元的资助金,帮助他们开始了新的生活。2023年6月29日,在工作人员护送下,田某群与她的女儿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这条漫长的寻亲之路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母女二人在分离二十三年后终于团聚。

用爱照亮回家路

  “儿啊,娘你都不认得了吗?这些年你在外面是怎么过的……”2024年4月9日7时左右,在铜陵市救助站门前,失散多年的母子俩抱头痛哭,老人一遍遍“埋怨”儿子为什么一直不回家,而一旁的男子孙某则一直紧紧抱着老人的肩膀哽咽到说不出话来。

  看似一次普通的救助,却圆了一个家庭十四年的团聚梦。据悉,孙某是铜陵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在2022年初一次街面巡查时发现的。“一开始我们以为是途经此地的背包客,但之后几次巡查仍见他在街上游荡、捡拾废品。经询问得知,他来自河南省,我们当时就劝导他入站接受救助,但被他拒绝了。”据工作人员回忆,在随后的2年多时间里,孙某一直滞留在铜陵市的街头巷尾,以拾荒为生。

  虽然孙某不愿意入站接受救助但救助站对他的劝导和关爱从未间断,不定期到孙某经常出现的地方找他,通过在寒冷天气派发棉衣、棉被等物资,炎热夏日送去饮用水、方便面等食品的方式提供临时性救助。久而久之,工作人员与孙某建立了和谐亲密的关系,而帮助他回家也成为大家心头的一件大事。

  “我们想了很多方法,希望获取孙某的姓名、家庭住址等关键信息,但他一直守口如瓶。拍照他也不怎么配合,一直戴着帽子,不愿露出正险,导致照片始终甄别不出来。”经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今年4月1日,征得孙某的同意后工作人员终于为孙某拍摄了一张正脸照片。随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报公安机关进行人像比对,结果显示孙某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马头镇居民,但他的户籍却早已注销。原来,孙某于2010年因琐事负气离家,家人前后找了他五年时间但都音讯全无,以为他出了意外,所以注销了户口。

  了解事情经过后,救助站迅速与孙某户籍地救助站取得联系,通过核实身份信息、家庭现状、联系家属等程序,4月8日晚,工作人员终于加上了孙某家人的微信。9日清晨,孙某的亲属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见到了离别多年的孙某。见到离家14年的儿子,孙某母亲一边紧紧拉着他的手,边向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鞠躬道谢。至此,长达两年的救助工作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365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