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多维度助力构建京津冀区域知识产权生态圈
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持续推动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助力京津冀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推进试点示范建设,充分发挥滨海标杆作用。以创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契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知识产权赋能工程,着力打造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策源地。与雄安新区开展深度交流,协助雄安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规范运行机制、完善队伍建设。成立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二是加强保护体系建设,织密协同保护“一张网”。组织开展京津冀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交流会,签署《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执法模式。征集京津冀62名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建立海外维权专家库,开展“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分析”“国外知识产权诉讼应对”等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系列培训,受众京津冀外向型企业达到600余家。推进三地五中心合作再升级,联合签署《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2.0》,合力提升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服务满意度。
三是提升转化运用效益,支持创新主体供需对接。深度融入京津冀“五群六链”产业布局,构建“技术研发在京、产业转化在滨”的协同创新模式。聚焦全市12条重点产业链,举办“一月一链”专利产业化系列推动会,邀请京津冀三地的高等院校发布专利技术,企业发布需求,有效推动京津冀三地专利产业化,已达成校企合作意向10余项。支持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搭建知识产权协同平台,推动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开展合作,共同建设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为知识产权的交易流转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增强协同意识、加大联动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新质生产力创新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推动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原文链接:https://zscq.tj.gov.cn/zwxx/gzdt/202406/t20240614_66531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2025-09-22
- 善治舆情是硬功夫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