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55公斤!河北中低产田小麦亩产上新台阶
曲周县千亩示范方传来好消息
724.55公斤!我省中低产田小麦亩产上新台阶

6月5日,曲周县第四疃镇“绿色吨半粮”千亩示范方小麦测产取样现场。董源 摄
“724.55公斤/亩!”6月5日上午,在曲周县第四疃镇“绿色吨半粮”千亩示范方测产现场,经专家组抽取2.4亩示范地块、实收称重、测定含水量等,示范田实测数据出炉。
“这是我省中低产田小麦亩产踏上的又一个新台阶。加上去年秋天同地块玉米平均亩产753公斤,实现小麦、玉米周年亩产1.48吨,接近‘绿色吨半粮’目标。”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贾良良说,这标志着我省绿色农业发展技术迈出从试验田到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一步。

6月5日,曲周县第四疃镇“绿色吨半粮”千亩示范方小麦测产取样现场。董源 摄
千亩示范方的负责人是四个“90后”小伙,分别是中国农大硕士毕业生叶松林,在读博士生郝展宏、冯小杰,博士后蔡东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都曾在全国各地的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学习过。他们2021年走到一起,来到科技小院发源地曲周,开展中低产田农业科技攻关。
地处黑龙港流域的曲周县,历史上是有名的“老碱窝”。1973年,中国农大开始在这里改土治碱,实现从脱碱、稳产到“吨粮”的几次跨越。2023年,中国农大与曲周县联合启动“绿色吨半粮”建设项目。叶松林介绍,他们集成应用了深耕深旋、卫星导航播种、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新型绿色增效肥料等10项绿色生产技术。
“这个成效还是很明显的。”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宁鹏一边用手扒开麦根下面拇指粗细的黑色塑料水带,一边介绍,“就拿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来说,与小农户大水漫灌相比,千亩示范方每亩地节水33.3%、节肥17.6%,同时增产50多公斤,相当于降本增效150多元。”
“今年种了200多亩小麦,跟这几个年轻人学了不少新东西。特别是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省水,还省时省工。”专门赶来的曲周县晓婷家庭农场负责人蒋新军一直关注着测产数据,“用先进科技种田,中低产田一样有奔头。”(记者 刘剑英 袁川 郝东伟)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gov.cn/columns/580d0301-2e0b-4152-9dd1-7d7f4e0f4980/202406/06/3eec4af3-ec78-4108-8231-622508183eb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自治区民政厅对新疆闻道2025-11-21
- 2025年度中国社会出2025-11-21
- 2025年天津市居家适2025-11-21
- 河南省民政厅公布2022025-11-21
- 黔西南州启动“寒冬送温2025-11-21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2025-11-21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2025-11-21
- 聚合力 强专业 护童心2025-11-21
- 智慧养老在浦东:一张智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