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就近就便 互利互惠 共建共享推动老年食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丰都县坚持以“解决老年人实际问题”为导向,锚定“可获得、可持续、可复制”目标,明确“合民意、合情理、合实际”要求,坚持“不包办、不补贴、不兜底”原则,分层次建设、可持续运营老年食堂,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已建成老年食堂338个,覆盖30个乡镇(街道),惠及老年群体9万余人。

就近就便建食堂
让人民群众可获得
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梯次推进、逐步覆盖”思路,坚持“供需适配”原则,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人口数量、分布密度、用餐需求,因地制宜布局社区食堂、社会食堂、院落食堂,让老年人就近吃上热乎饭、年轻人在外也有安全感。
围绕人口集中区域,建好社区老年食堂。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区,坚持“利旧为主、采购为辅、零星补充”,通过适度拓宽场地、增添用餐设施、加挂老年食堂牌子等方式,将居委食堂、新丰书院等进行功能拓展,打造“社区老年食堂”92个,确保资源更集中、服务更高效。
聚焦人口流动地区,探索社会食堂。在工业园区、赶集场镇等人口流动性强的区域,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通过与餐饮实体、新农人食堂、养老服务中心(站)等合作挂牌,鼓励餐饮企业、慈善机构、小区物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合约食堂、赶集食堂等“社会食堂”185个,灵活为老年群体提供助餐服务。
针对农村分散地区,支持院落食堂。在农村老年人群居住分散的区域,坚持“院落为主、邻里互助、抱团养老”,发挥中心户“离得近、叫得应、人缘好”等优势,探索轮流做饭、集体用餐等方式,建设“院落食堂”61个,让老人抱团取暖、相互照顾。
互利互惠促运营
让老年食堂可持续
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建立完善多方投入、多元参与、多模式运营的机制,让老年人愿意吃、吃得好,让老年食堂能运营、可生长。
多方投入解决成本问题。在城市社区,以市场主体运营为主,通过年轻人消费、老年人缴费等方式,开拓照料、外卖、社会堂食等经营性收益,增强老年食堂“造血”能力。在农村地区,探索“老人负担一点、集体出资一点、慈善捐赠一点、政策扶持一点、政府激励一点、社会运营平衡一点”的成本分担机制,特别是通过国有闲置房产无偿供给、水电气商用改民、开展公益捐赠活动等方式给予支持,探索市场价、成本价、优惠价等差异化定价方式,弥补食堂运营资金缺口。
多元参与解决人力问题。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通过“社工+义工”“轮值+志愿”等方式,开发公益性岗位购买服务,建立星级志愿者评选、“时间储蓄”积分等激励机制,引导镇村干部、低龄老人、退休人员、暑期大学生、退役军人等成为管理员、服务员、送餐员。丰富青年干部“三服务”活动内容,动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助力老年食堂建设,开展帮厨、送餐等志愿服务,将食堂建成党员志愿服务群众的平台。
多模式运营解决供餐问题。丰富餐食获取渠道,在老年人按年龄阶梯付费基础上,完善“线上+线下”获餐渠道,推行“以劳换餐”“以物换餐”等模式,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用餐需求。完善“一对一”以老助老机制,探索低龄老年人帮扶高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帮扶残疾老年人等模式,让“老老人”受照顾、“小老人”有乐趣。
共建共享强管理
让发展机制可复制
坚持以“高质量、可持续”为目标,建立健全考核激励、规范监管、功能拓展等机制,推动老年食堂标准化、规范化、多元化发展,把老年食堂打造成身心双养的“补给站”。
抓好考核激励。围绕功能科学性、食堂知晓度、服务满意率等关键要素,探索制定老年食堂星级评定标准,成功评选标杆老年食堂10个、示范老年食堂20个、优秀老年食堂30个。制定资金激励政策,充分发挥福彩基金作用,每年统筹划拨100万元,正向激励发展较好的老年食堂,有效激发食堂运营内生动力。将食堂建设运营情况纳入党建统领“885”考核体系,有效提升资源统筹、政策落实、宣传发动、运营质量等质效。
强化规范监管。坚持政府抓统筹、经营主体抓运营、职能部门抓监管,制定老年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鼓励老年食堂按照“八有”规范建设,提高食堂规范化水平。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完善“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识别”系统,把牢经营场所、食品卫生、物流配送等安全关,实现食品安全事件“零发生”,真正让老年人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注重功能拓展。依托全县“30个乡镇(街道)养老互助会+N个村(社区)养老互助点”互助矩阵,有序拓展食堂助医、助洁、助浴等功能,打造基层养老互助重要支点。以老年食堂为纽带,按照“一院两会三事分流”思路(“一院”即和美院落,“两会”即互助会、联席会,“三事分流”即“大事”“小事”“私事”分类分责处理),定期在食堂召开村民互助会、联席会、议事会,打造政府了解民意、群众协商议事的新阵地。坚持“食堂常开、活动常办、群众常来”,围绕让老年人“站C位”,引导组建坝坝舞、书画、棋艺、手工等兴趣小组,积极举办村歌村晚、乡情展陈、法治宣讲等活动,带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gzdt/202405/t20240530_132487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丹东出台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12月1日起施行!福建2025-11-28
-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航2025-11-28
- 湖南省2025年建设工2025-11-28
- 被问爆的洗发界“黑科技2025-11-28
- 麦克斯韦国际创始人马鑫2025-11-28
- 最高法举行深入学习贯彻2025-11-28
- 贵州剑河:医养同心暖桑2025-11-27
- 太原市小店区举办护理员2025-11-27
- 滁州市:三措并举解决特2025-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