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草局】青海跟踪调查监测研究猛禽迁徙
为进一步加强迁徙猛禽跟踪研究,填补我省乃至青藏高原区域猛禽迁徙调查研究的空白,青海省林草局组织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开展了救护猛禽的迁徙研究。
2023年1月13日和10月23日,分别在西宁市宁湖湿地和海晏县尕海村附近救护了1只白尾海雕和1只高山兀鹫,经过救治及野外放归训练,评估符合野外放归条件后,分别于2023年2月16日和2024年1月23日为其佩戴跟踪设备后放归野外。
研究结果显示:白尾海雕野外放归历时276天,成功回传位点数据4218个,迁飞总里程4999千米。春季北迁始于2023年4月16日,由青海越冬地历时29天向繁殖地进行迁徙,先后经过中国甘肃、内蒙古和蒙古国,最后抵达繁殖地俄罗斯安加拉河附近。迁飞横跨纬度19.22度,飞行里程3314千米。秋季南迁始于2023年12月1日,从俄罗斯向南进行迁徙,途经蒙古国后飞入我国内蒙古,12月13日到达甘肃省武威市红崖山水库附近进行越冬,共历时12天。横跨纬度13.84度,飞行里程1685千米。监测表明,白尾海雕南、北迁飞路线不重合。南迁路线更短而直,采取避开高海拔区域的迁徙策略。
高山兀鹫野外放归历时64天,成功回传位点数据1478个,南迁总里程2253千米,历时30天,横跨纬度8.85度,飞行最大高度为海拔5579米,在南迁过程中,跨越了青海、四川、西藏三省区,最终抵达印度阿萨姆邦萨地亚附近。根据文献记录,高山兀鹫在青海省为留鸟,意味着青海省分布的高山兀鹫在当地生存繁殖,不进行长距离迁徙,但此次迁徙跟踪研究表明青海省的高山兀鹫种群中存在长距离迁徙的个体。该省分布的高山兀鹫种群是否全部或部分进行长距离迁徙,还需持续监测跟踪并进一步研究证实。
青海省是众多猛禽迁飞通道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加强对该省迁飞猛禽时空变化的跟踪研究,对其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跟踪研究精准掌握全省分布的迁徙猛禽的迁飞路线、动态变化、集群越冬范围及栖息地利用、环境因子变化与迁徙行为潜在关系,青海省林草局将继续加大调查监测力度,进一步揭示其繁殖迁徙策略等科学问题。同时,全面掌握全省分布的42种猛禽的居留类型,为青海省今后开展白尾海雕等濒危猛禽监测、重要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科技支撑。
原文链接:http://www.qinghai.gov.cn/zwgk/system/2024/05/11/0300438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12月1日起施行!福建2025-11-28
-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航2025-11-28
- 湖南省2025年建设工2025-11-28
- 被问爆的洗发界“黑科技2025-11-28
- 麦克斯韦国际创始人马鑫2025-11-28
- 最高法举行深入学习贯彻2025-11-28
- 贵州剑河:医养同心暖桑2025-11-27
- 太原市小店区举办护理员2025-11-27
- 滁州市:三措并举解决特2025-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