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社会监督> 綦江:以“数字救助”改革为抓手 切实兜好民生保障底线

綦江:以“数字救助”改革为抓手 切实兜好民生保障底线

时间:2024-03-31 01:36:59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作者:佚名

  近年来,綦江区积极开拓创新,深化“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以“数字救助”改革为抓手,切实兜好民生保障底线,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建立多元化数字救助协同平台

  破除数据壁垒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数字救助”改革推进专班,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救助服务组织体系,为社会救助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拓展办理事项。将住房、应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慈善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项在“重庆救助通”申办联办或“免申即享”,办理事项从3个增加到15个,推动全区社会救助领域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

  推进线上办理。在部、市、区信息共享、数据互认的基础上,全面推动从申请到审批全过程“掌上办”“线上查”,实现困难群众“一次申请、分类审核认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立多维度数字救助监测预警

  破除信息茧房

  

  

  全面摸排。建立走访调查主动发现机制,整合镇、村、网格以及各行业领域专职工作力量,组建超7000人发现队伍,全覆盖深入所有村(社区)开展上门服务,2023年主动走访困难群众2.8万余人次,实施救助2900余例。

  强化比对。汇聚建立5.8万低收入人口和12个职能部门374万条信息数据库,实行每月数据交换、每月排查、每季度例会、实时预警等四项工作机制,运用数字思维、数字技术助力精准救助。

  智能预警。“铁脚板+大数据”线下线上双轮驱动激活推进数字救助,综合运用“重庆市社会救助综合信息业务平台”和“区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对新生儿、死亡、大额医疗等38类信息动态开展智能预警比对,累计发现困难线索1709条,破解困难识别不准、“沉默少数”不易发现、不主动申报等问题。

  

  

  建立多样性数字救助帮扶模式

  破除渠道限制

  

  拓展慈善救助场景。延伸数字救助链条,将“莘莘学子追梦行动”“一村一梦”等綦江本土慈善品牌项目嵌入“重庆救助通”模块,进一步对齐颗粒度、拓展受众面、提高参与度,助推慈善救助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2023年全区共募集慈善资金965万余元,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

  搭建社会参与平台。依托“重庆救助通”,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化救助帮扶平台,组织引导4家社会组织、120余名社工、200名志愿者,在开展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探视走访上门服务中,聚焦多元主体困难需求,多渠道发布信息,申请住房、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2023年帮扶群众1.2万人次。

  规范救助服务管理。实施“綦心送暖”五社联动和特困供养人员安全监管与照料服务,搭建数字救助服务监管信息平台,细化服务标准类别,实现从项目申请、上门服务到项目结案全流程监管。2023年累计服务时长超11.8万小时,服务困难群众13.5万人次。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gzdt/202403/t20240329_130917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