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治社会> 桂林市全力推进红军长征文化保护

桂林市全力推进红军长征文化保护

时间:2023-12-16 07:52:5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桂林全力推进红军长征文化保护

  

  桂林市全州县大坪渡是湘江战役四大渡口之一,这里新建成的桂北民居建筑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图为近日大坪渡航拍图。邓 琳/摄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只有铭记革命历史,才能赓续红色血脉……”12月1日,《桂林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正式实施,旨在为红军长征文化提供法律保护,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89年前,壮烈的湘江战役在广西全州、灌阳、兴安三县打响,经此一役,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鲜血染红江水,当地百姓为此“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做好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对此,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统筹规划,相继建成以纪念湘江战役为主题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简称“三园三馆”。

  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周运良介绍,纪念园、纪念馆等纪念设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湘江血战的历史被更多人熟知和铭记,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的崇高精神成为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近年来,桂林市持续保护、挖掘和利用以湘江战役为重要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修缮与保护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挖掘收殓湘江战役红军遗骸、建设红军长征文化遗产廊道及遗址公园;开展一系列培根铸魂的红色教育、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培养红色传人,筑牢红色信念,让红色基因在桂林山水间永续传承,为加快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桂林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的正式实施,确保红色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该市将加强对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红色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一个个红色遗存精心修缮、一座座承载记忆的红色纪念设施建起……89年前的战场如今变成了“红色课堂”,也成了桂林传递“湘江故事”、传承湘江战役精神的重要载体。一拨又一拨党员干部和群众前来追溯红色记忆,感受红色文化,领悟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汲取奋进力量。(记者 傅清龙)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312/t20231214_671261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