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治社会> 贺州:全域森林康养成为全国试点

贺州:全域森林康养成为全国试点

时间:2023-12-16 07:49:4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贺州全域森林康养成为全国试点

  拥有国家及自治区级森林公园5个,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3个

  

  贺州市依托丰富森林康养资源,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图为12月10日拍摄的富川龟石国家湿地公园全景。李成华/摄

  

  姑婆山是贺州重点打造的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之一。贺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初冬时节,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在八步区南乡西溪森林温泉度假村泡温泉。贺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广西率先提出发展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生、生态健康晚年四个新业态的森林康养产业战略目标。

  健全产业用地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业。

  积极推进森林康养与文旅、温泉、中医中药、教育、体育等产业的有机融合,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全产业链,构建以“森林康养+”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12月10日清晨,从薄雾中醒来的姑婆山,云蒸霞蔚、如梦似幻,清凉的空气中夹杂着松木的清香,游客行走在蜿蜒曲折的步道上,尽情享受森林氧吧的空气疗愈。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8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9.75%,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平均每立方厘米达10万个。”姑婆山景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侯朝明告诉记者,姑婆山是贺州重点打造的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之一,每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其中超过50%的游客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贺州市森林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73.19%,年平均气温19.1℃,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近年来,该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丰富森林康养资源,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

  今年11月底,贺州市被授予2023年“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称号,成为今年全国仅有的2个试点市之一。

  贺州市在广西率先提出发展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生、生态健康晚年四个新业态的森林康养产业战略目标,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健康贺州建设的实施意见》《广西贺州市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等相关文件。

  该市健全产业用地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尤其是国有林场利用存量的场部建筑及土地资源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业。先后创建了姑婆山森林生态文化核心旅游示范区、富川秀水森林生态文化核心旅游示范区、八步区森林仙草健康产业核心示范区、西溪温泉森林生态文化核心旅游示范区等森林康养基地。

  贺州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康养需求,布局建设“一核两廊七集群”的全域森林康养产业,积极推进森林康养与文旅、温泉、中医中药、教育、体育等产业的有机融合,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全产业链,拓展森林疗养、民族医药、研学教育、体育赛事等功能,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和产业升级,构建以“森林康养+”为主的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同时,深入挖掘贺州独有的民俗文化、长寿文化、体育文化,举办“三月三”“舞火猫”“装皇”等大型地方民俗文化节庆主题活动及各类森林旅游节、康养体育赛事,有效提高了贺州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村里种植有岗梅、天冬、三叉苦、千里香等中草药,面积1800多亩。康养基地建有民宿、药膳房、百草园科普基地、农家乐等设施,经常有游客过来体验针灸、艾灸、瑶浴熏蒸等理疗养生项目。”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洋新村茅刀源屯,西岭药谷康养基地负责人席磊介绍。

  目前,贺州森林康养基地开发了食品类“有机宴”30余种,开设茶叶制作、森林科普教育等研学课堂100余期,每年通过中医养生等医疗养生方式服务人群3.6万人次。

  新闻链接

  截至目前,贺州已拥有国家及自治区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及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处,AAA以上国家级旅游景区18个;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3个、自治区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3个、自治区级康养人家8个。另外,贺州拥有5处大型森林温泉群,获得广西首个“中国温泉之城”称号。

  据初步统计,自贺州创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以来,康养产业集群旅游人数从2015年的152.85万人次,增长到今年的421万人次,年均增长率46.06%;直接经营收入从2015年的12.23亿元,增长到今年的51.18亿元,年均增长率87.80%。(记者 骆怡 通讯员 黄筱珂)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312/t20231215_671317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