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治社会> 河池巴马创建“田园+N”发展新模式

河池巴马创建“田园+N”发展新模式

时间:2023-11-16 22:06:3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依托粤桂协作 发展重点项目

  巴马创建“田园+N”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粤桂协作资金优势,投入粤桂财政资金近3800万元,以“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为目标,整合各类资源,建设巴马寿源田园综合体、巴马赐福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园区(以下简称“综合体”),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

  精准发力,完善经营主体培育机制。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乡村振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广西“三企入桂”项目为契机,发展田园综合体和深化粤桂产业协作等重点项目,坚持走“田园+N”多元发展之路,探索多彩田园,积极构筑“生态‘静’养”“农耕‘动’养”“绿色‘食’养”“运动‘气’养”四大功能一体化生态发展模式,引进和培育深圳茂雄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华昱公司、巴马百岁人养生实业有限公司、巴马寿乡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发展万亩“供深供港”高端蔬菜、富硒水稻产业,打造深圳国际食品谷巴马高端蔬菜、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形成集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采摘、农耕文化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截至7月,东部省份采购、帮助销售巴马农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价值8800万元。

  “我现在每天主要负责基地里的种植、除草、收割等管护工作,每个月都能拿到一笔稳定的收入,离家也很近,挣钱顾家两不误,我很满意这份工作。”巴马寿源田园综合体的工人黄小花开心地说。

  近年来,巴马县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强化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业态,走联农带农益农产业化发展之路,紧扣打造特色综合体示范基地发展定位,坚持“姓农”“为农”的宗旨,通过土地流转进行组织化、规模化经营,引导村集体参与创建,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当上“产业工人”。据统计,巴马田园综合体项目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约200个,务工群众通过就业年增收近3万元,惠及1375户5163人。

  同时,坚持示范引领,推动农文旅融合模式实现转变。该县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梯次推进”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借助乡村游的“东风”振兴全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通过打造巴马世纪养生园休闲康养综合体、盘阳河、百魔洞、百鸟岩等乡村旅游以及集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采摘、农耕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养生项目,让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

  此外,该县还依托当地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引导开发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一批亮点项目,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据统计,2022年,巴马全县接待游客611.28万人次,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63.92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客611.28万人次,国内旅游消费63.92亿元。(韦明崧 李艳)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311/t20231116_669898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