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治社会> 河池都安五措施守住防致贫返贫底线

河池都安五措施守住防致贫返贫底线

时间:2023-10-08 22:14:3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筑牢产业、就业基础 筑牢医疗、教育和兜底保障

  都安五项措施守住防致贫返贫底线

  近年来,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采取五项措施筑牢防止返贫保障网,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守住防返贫致贫底线,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筑牢产业基础,促进群众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形成以牛羊为主导产业、以生猪、桑蚕、毛葡萄、食用菌、陆基养殖、竹藤编织等为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推动企业与合作社合作,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该县涌现出东庙乡弄坤村肉兔养殖基地、菁盛乡东成村认养农业庭院经济、地苏镇丹阳村草芒竹藤编织庭院经济等,直接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参与产业发展。同时,针对脱贫户发展产业资金有困难的情况,及时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民贷、富民强产“牛羊贷”等金融服务帮扶,解决脱贫户发展产业资金困难问题,提高了脱贫户生产经营性收入。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762万元、发放“牛羊贷”1亿多元,支持脱贫户、监测户发展牛羊等特色产业和庭院经济。

  筑牢就业基础,激发内生动力。该县按照“技能+培训”模式,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八桂系列”劳务培训班8期,374人参加培训,其中,脱贫劳动力245人。通过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就业援助月”、就业帮扶车间、零工市场等就业专项服务,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上半年,全县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在7.89万人以上,发放跨省务工交通补助186万元。同时,合理统筹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加强岗位管理,促进脱贫家庭劳动力就业增收。全县各类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1.08万人。

  筑牢医疗保障,防止因病返贫。全面落实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强化部门配合、上下联动、数据共享,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较大的群体开展常态化筛查,对年内个人医疗费用超过5000元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以及个人负担超过1万元以上的普通人员及时进行研判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该县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服务,脱贫户、监测户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入院时无需缴纳住院押金即可住院治疗,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即可办理出院手续,有效降低脱贫户、监测户住院就医门槛和就医负担。今年,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医保参保率达100%。

  筑牢教育保障,提升造血能力。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和联控联保责任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大劝返、大走访活动,做好开学前后摸排、复核、劝返工作,保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人数动态“清零”。做好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职国家助学金等助学金发放工作,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补尽补、应纳尽纳”目标。今年以来,共发放义务教育资助金5448.8万元,受益学生9.4万人次。对于不具备随班就读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严格落实送教上门制度,做好“一生一案”登记,确保不漏一人。

  筑牢兜底保障,化解致贫风险。该县通过采取日常走访、随机抽查和数据比对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排查力度,重点排查新纳入监测范围的对象,将符合救助条件的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供养以及临时救助范围,做到特殊困难群体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筑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底线。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发放城乡低保金1.41亿元,发放特困供养费2398.59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384.61万元。(王香)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309/t20230927_667761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