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田阳区庭院方寸地变身农家致富园
9月19日,天刚蒙蒙亮,百色市田阳区坡洪镇郎含村谷地屯村民黄忠寿就出门割牧草,院子里的牛栏里有22头牛等着他喂。“一年的收入就看这些牛了。”黄忠寿说,“上一批养了21头,利润10万元左右。”在郎含村及周边村屯,已有120多户群众在自家庭院养牛。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田阳区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引导动员农村群众整合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空闲资源,发展养殖、农家乐、工艺品、小作坊等特色庭院经济,让庭院方寸地成为农家致富园。
大石山区走出养牛致富路。田阳区南部山区人多地少,产业基础薄弱,为破解难题,该区积极探索新模式,结合当地群众传统养牛习惯,引进广西左式宏达农业有限公司,在郎含村建设肉牛养殖示范基地,采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领养”模式,由企业负责提供牛犊精料、技术和肥牛回收,农户负责牛犊育肥,探索出一条大石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田阳区还协调银行和保险公司,为每头牛都购置了保险,有效降低养殖风险,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有效提振养牛行业的信心。目前,田阳区肉牛存栏1.56万头,建成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项目13个。今年以来,带动123户群众领养1815头牛,实现人均增收2万元。
秀美小庭院成旅游打卡地。走进那满镇新立村,一个个极具特色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村民李思祥家的院子周边种满多肉,他说:“一到春天开花的时候,这院子跟在画中一样,城里很多人来拍照。”目前,新立村有10户人家的庭院经济初具规模,涵盖农家乐、微种养、小餐饮等产业,今年以来接待游客1万人次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田阳发挥红色旅游、山水田园资源,引导群众发展小餐饮、露营、盆栽种植等乡村旅游模式,并承接休闲游和研学体验游,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该区发动乡村能人、社会资本流转改造闲置农家庭院,按照特色民宿的要素和标准开展院落改造,让家园变花园、民房变客房、农村变景区,形成一壶茶、一桌饭、一间客房的小院经济产业链。目前,该区已有15家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农家乐,带动了200多人就业,去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
每当农闲时,巴别乡三坡村的妇女们三五成群聚在一家的院子里,用麦秆编制花篮、笔筒等手工艺品。巴别麦秆编织是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阳区通过加强技艺培训、奖补传承人等措施,开发出花篮、笔筒、茶叶收纳篮、福寿储物盒等别具一格的手工艺品,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纪念品,田阳区结合农民生产习惯,引导群众特别是留守妇女在自家院子里生产小工艺品,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如那坡镇永常村、坡洪镇百务屯等地,群众用农闲时间加工纽扣、串珠等,平均每天有30—50元收入;头塘镇新山村搬迁点群众每月生产各类工艺品5万件套左右。
凤马酸菜、巴别豆腐酿、坡洪古美古眉酱、巴别玉米酒……该区还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鼓励群众生产制作土特产,在消化当地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
在发展庭院经济过程中,田阳区树立“监管+服务”理念,确保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养殖业时,做好乡村规划和整治,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在小作坊建设方面,全覆盖式为小作坊提供“一对一”指导,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黄国顺 梁北森)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309/t20230922_667290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洛阳市长徐衣显调研城市管理工作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