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河池环江陈双村:“集体婚礼”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河池环江陈双村:“集体婚礼”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时间:2023-08-27 19:18:0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8月22日上午,随着音乐响起,8对身着传统婚服的新人,穿过拱门,走上红地毯,在近300名群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中,缘定终身;随着喷花筒礼炮的花瓣纷纷飘落,人们在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四坊项目”广场见证了这场“初心如磐,缘定毛南”集体婚礼。

  

  陈双村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移民大村,全村27个自然屯中有18个是移民屯,3280名村民中有移民19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7.9%;少数民族人口313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5.5%。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毛南族、苗族、瑶族移民点建成之后,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宜居新村,花果飘香。脱贫攻坚时期,陈双村提前脱贫摘帽,阔步迈向小康生活。

  移山容易移俗难。尽管近年来推进移风易俗也有一定成效,但婚丧嫁娶中的攀比现象仍时有发生。高价彩礼导致“娶不起媳妇”“结不起婚”。讲排场、比阔气等陈规陋习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乡村发展。

  据有关数据显示,陈双村适龄男女青年尚未婚配的有近400人。前几年,有部分男青年因担心付不起高价彩礼对结婚一直持观望态度;有部分热恋中的男女,因为在彩礼环节没有达成一致,最后被迫分手。

  “要改变婚丧嫁娶中的陋习,关键是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陈双村党总支部书记韦炳录说,对于文明婚俗,虽然已经写进了村规民约,但要彻底改变,还要不断加强宣传。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陈双村团支部书记覃智文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他在2023年3月举办的婚礼,参加婚礼人员控制在直系亲属内,并简化婚礼程序,婚礼仪式一次性完成。

  

  “我们共青团这个群团组织致力于搭建农村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平台、婚恋交友平台、婚姻服务平台,创新婚俗方式方法。”覃智文说,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文明再上新台阶,让乡村文明之风吹拂心田,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谭孟超、韦美英夫妇表示,在这次“我们的节日·七夕”暨“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集体婚礼上,不仅穿上了毛南族婚服、带上了花竹帽,有跨火盆、净手礼、拜堂礼、合卺礼等仪式,还有领导当证婚人,他们感到非常荣幸。

  “我父母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都很开明。关于结婚彩礼,他们跟我一起讨论过,也尊重我的意见。”韦美英说。

  “我们没有豪华的车队,没有奢华的婚宴,没有高额的彩礼,有的是亲人的祝福和简单却有仪式感的婚礼。”今年4月领取结婚证报名前来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卢水凤表示。

  “加强对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的引导,摒弃婚礼陋习,倡导婚俗新风,让彩礼回归合情合理,这是妇联长期推进的工作。”思恩镇妇联主席覃俏说。(兰晓弄 唐毓克)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mlgx/202308/t20230825_665757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