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海城区人民法院护航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原标题:
海城区人民法院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三管齐下护航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珊瑚礁投放现场。潘爱玲 摄
珊瑚礁是涠洲岛重要的海洋生态资源,不仅为鱼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及繁殖场所,也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布氏鲸在涠洲岛海域的食物源稳定增加。近年来,海城区人民法院三管齐下,以司法之力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立足生态保护,依法审理破坏海洋环境资源案件。4月18日,海城区法院通过巡回审判对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案件进行审理。被告人周某、梁某使用“底拖网”及法律禁用的电鱼方法进行非法捕捞作业,分别捕捞渔获物2163斤、1464.8斤,破坏了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栖息繁衍地——珊瑚礁。该院在刑事、民事审判领域挑选骨干法官组成7人的合议庭,其中包括4名熟悉涠洲生态资源的人民陪审员进行公开开庭审理。法庭当庭作出判决,以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分别判处周某、梁某有期徒刑8个月和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同时,判令周某、梁某分别赔偿生态修复金34171.5元、12188元。宣判后,两名被告人当庭表示不上诉,并积极缴纳判赔的生态修复金。两案的判决,对于促进群众学法懂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创新工作举措,因地制宜使用生态修复金修复珊瑚礁。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以来,海城区法院将环境资源类案件生态修复专项资金共37万元用于珊瑚礁生态环境修复。2022年投放的珊瑚礁长势良好,取得初步治理成效。4月18日,该院在涠洲岛举行了主题为“涠鲸所爱 奔赴珊海”的生态修复活动,将载有23个人工珊瑚礁的托架,投放到涠洲岛北部珊瑚礁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生态司法修复基地。通过司法力量修复受损和退化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布氏鲸自然生态链平衡和谐发展,成为海城区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的创新性工作。据统计,目前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已超过50头。
发挥媒体力量,扩大司法生态保护影响力。为了更好地预防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行为,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海城区法院在“涠鲸所爱 奔赴珊海”活动中加强组织策划,邀请国家、自治区、市级主流媒体参与宣传。线上依托人民法院报、法治最前线等6家官方视频直播平台对两案巡回审判和珊瑚、布氏鲸研究保护知识进行网络直播普法,活动吸引了大量渔民、游客现场观摩,15.6万网友在线观看。线下制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宣传板报、宣传单以及宣传纪念品,现场向群众积极开展相关宣传。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频道、人民法院报、新华网、广西法治日报等各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推送此次活动,达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记者 姚浩燕)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05/t20230519_660651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南宁举办家风家教主题活动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应2025-09-20
- 贺荣会见蒙古国法律与内2025-09-20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