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临桂:激活非遗瑰宝 增添振兴动能
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羊明古街一处古老的青砖瓦房里,放着一条活灵活现的“虾”形状的“龙”。67岁的绕君次站在旁边端详片刻后,从工具箱里拿出锤子、剪刀、笔,给这条龙仔细做着调整和完善。
这样的场景对于六塘街上的居民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在这座古老的湖南会馆里,总能看到一些老艺人在认真编制、捆扎那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虾龙”,他们融入的是一份执着热爱,更是对生活的希望。
据六塘镇党委委员廖园园介绍,近年来该镇加大了对当地民间艺人的扶持和技艺传承力度,对当地乡土人才进行摸排,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镇有大型文艺队伍5支。同时,优化整合文化基础设施,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提供场地,组织民间艺术爱好者参加各类艺术培训班,支持各村党组织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目前已开展文化艺术培训6场165人次。
近年来,六塘镇深入挖掘六塘麻布制作、草席编制、腐竹制作、年糕制作、回族油香等非遗文化项目,在传统民居举办松糕、麻布等本土非遗美食、技艺的制作体验活动;开展探索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非遗、欣赏非遗、热爱非遗,传承优秀文化。
“我们以传统节日、圩日集会等为契机,整合民俗节庆,结合非遗文化资源,通过百姓大舞台、志愿服务、文化进村、非遗展示节等,利用党建引领,激活非遗文化、增添乡村振兴动能。”六塘镇党委书记杨湘桂介绍,六塘通过挖掘、激活文化资源,找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游客精神需求链接点,多形式对非遗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生动阐释和精彩呈现,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此外,借助民俗和非遗展示活动,以“吃、住、行、游、娱、购”等体验,逐步打造当地品牌,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思路布局,实现“原种蔬菜”产业格局。种植蔬菜约2万亩,蔬菜产量约占桂林市蔬菜供应量的30%,六塘牛角椒、观山禾、黄金百香果、红心猕猴桃等成为当地特色生态农业产业,蔬菜品牌声名远扬,打造了“一村一品”优势产业。
“我用去年的文明积分兑换了3桶洗衣液和几袋卫生纸。为了攒积分大家垃圾都不乱扔了,这个办法挺好!”岚岩村村民秦玉富说。该村通过“村民自评+村民互评+党小组测评”,从家风建设、精神文明、环境卫生、公益活动等方面进行打分,每季度进行“评星”,给予相应的星级奖励,群众自治的自主性提高了。
据悉,临桂区完善了164个行政村(居)1200多个村屯的村规民约,发动乡贤、返乡青年、乡土能人、退役军人等在文化传承、非遗保护、乡风文明中积极发挥作用。用好村民自治议事机构,发挥好文明实践所(站)作用,以绩效考评为抓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纳入考核内容,融合“文明积分制”,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落实落细。(刘健 彭胜发周甜)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304/t20230414_659007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崇左大新劳模工匠点燃乡村振兴之火
下一篇:防城区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2025-09-19
- 广西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2025-09-19
- 多源特征融合算法提升玉2025-09-19
- 2025年中国—东盟博2025-09-19
- 丁薛祥会见新加坡政府投2025-09-19
- 一抹“藏蓝”的暖心守护2025-09-19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
- 一场比赛 一城2025-09-19
- 赛车跑起来 产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