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法治社会> 梧州苍梧:边界好邻里 肇梧一家亲

梧州苍梧:边界好邻里 肇梧一家亲

时间:2023-04-09 11:37:23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原标题:

  边界好邻里 肇梧一家亲

  苍梧县探索“一心两线三缘”省际边界基层治理机制

  

  苍梧县木双镇派出所干警在圩镇巡逻。(木双镇派出所 提供)

   近年来,梧州苍梧县木双镇与肇庆市封开县大洲镇、都平镇、大玉口镇探索实施“一心两线三缘”边界社会基层治理机制,构建互嵌式社会环境,有效破解省际边界基层治理难题,办结省际边界纠纷96起,成功率100%,群众满意率100%,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肇梧一家亲”的生动篇章。

  共建“一片党心”机制,化解民生难事

  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县、镇、村三级党建合作平台,解决省际边界区域社会基层治理“责任不明”“沟通不畅”等问题,肇梧两地积极探索“党建+边界治理”体系。苍梧县木双镇与广东封开县大玉口镇、都平镇、大洲镇成立跨区域联合党支部,建立起有利于两地四镇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一片党心”边界社会基层治理沟通协调机制,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粤桂两地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联合党日活动等,肇梧两地定期开展边界联防、污水处理、乡村治理等联席会商活动,采用“一月一主题”和“一周一电话”的方式解决“纠纷调处难、社会治理难、村务融合难、经济发展难”等问题;组织党员就近联系10户以上群众,共建互助组927个、联结群众9215户,“上门问诊” 及时掐断“导火索”365次,推动党建引领省际边界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边界社会环境,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共筑“两道化解防线”,构筑平安堡垒

  两地四镇积极探索设立“两道化解防线”参与矛盾的化解,有效提升省际边界基层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开展“线上+线下”信息互通、治安联防、调处纠纷等合作,组建以村民小组长为网格长,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有威望的群众担任“先发调解员”,组成“第一道防线”,常态化开展走访、矛盾研判、监控和处理等。由村党支部负责,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协同调处组成“第二道防线”,瞄准痛点和难点,第一时间到一线进行调处,确保省际边界地区“小事在村解决、一般问题在镇解决、重大问题在县解决”,有效引导各族群众参与基层事务治理,创造安定有序、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近两年,“两道化解防线”共调解各类跨地矛盾纠纷13件,成功13件,成功率达100%,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共聚肇梧“三缘”力量,拓宽致富道路

  抓住肇梧两地群众血缘性、地缘性和业缘性“三缘”特点,苍梧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通过“宣、讲、唱、谈”等方式,重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到边界、进农村、入百姓家”,深耕德治教化,活用亲戚、同学、同事等外力开展纠纷分流工作,破除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经济债务等,借助“三缘”力量解决家庭、邻里纠纷91起,“插花地”土地纠纷6起,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联合党支部的引领下,苍梧县围绕粤桂边界特色,做好六堡茶产业和文旅结合文章,积极搭建邻边商圈平台,深化产业合作,推动粤桂边界地区形成相互依存、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让各族群众在与邻为亲、与邻为善、与邻同乐中促进各民族互嵌融合发展。每年销往广东的优质六堡茶2000吨,带动与省际接壤的4个镇5个村1254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推动肇梧两地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记者 陈昭宇 冯土连)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xdt/202304/t20230403_658443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