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文学艺术> 南宁:让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南宁:让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时间:2023-02-02 19:11:5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作者:佚名

  

  康复师指导孩子进行专业康复训练。(谢长伟 摄)

  

  南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极大满足了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广西云彩供图)

  

  南宁市努力让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康复服务。图为孩子接受康复训练。(马华斌 摄)

  “孩子进步很大……感谢市残联的关心和医院对孩子的专业康复训练,在这里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有感于孩子的进步和变化,一名家长向南宁春暖康复医院送上锦旗时由衷地表示感谢。这是我市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保障残疾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南宁市坚持把“让每一个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着力完善残疾儿童康复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共新培育定点康复机构7家,开展残疾儿童脑瘫、孤独症、听力语言等康复救助3855人,让残疾儿童深刻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涓涓暖流,燃起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全市3855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西乡塘区的晓晓在2岁2个月时被诊断为智力低下。开始救助时,晓晓初期评估整体发展能力为1岁6个月儿童水平。在康复机构经过9个月系统、专业的康复训练后,目前晓晓的运动、认知、语言理解均有大幅度提高,整体发展能力达2岁6个月儿童水平。

  2022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首次列入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帮助更多像晓晓这样的儿童在经过专业康复训练后能融入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其中,南宁市救助任务数1771人。

  设置300多个床位的南宁春暖康复医院投入运营;南宁市公益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示范点揭牌;全市新增各级定点康复机构7家……我市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作为2022年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全市残疾人工作目标管理,努力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截至去年12月底,南宁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3855人,完成率217%。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安宁幸福。”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邹柱梁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关爱下,在各级残联和康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南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能力和辐射度全面提升,极大满足了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

  51家儿童康复机构提供优质服务

  在南宁市公益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示范点,绿色墙体、色彩斑斓的儿童挂图从走廊延伸到教室里……这些充满童心和温馨的布置,处处体现着贴心又细心的服务。

  在不远处的功能训练室内,几名儿童正在接受训练,慢跑、跳跃……这些同龄正常儿童能正常完成的动作,这些孩子却需要日复一日地训练才可以完成。

  “我们主要为残障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教育支持、职业培训、社会融合等服务,是致力于为广西有需要的残障儿童提供专业康复、教育、社会工作服务的慈善组织。”康复师林英花告诉记者,在训残障儿童的家庭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困难家庭,示范点减免康复教育费用共约5000元/人·月,大大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残疾儿童家庭得到持续的康复教育。

  像这样的儿童康复机构,2022年南宁市新增了7家,目前共计51家。为了让残疾儿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我市严格执行定点机构准入标准,开展严格的定点康复机构等级评审,全面提升康复质量,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走进课堂、融入社会。

  “行业标准从服务时间、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考核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市残联康复科负责人宋海溪介绍,比如在训练时间上,规定每个月训练多少天、每天训练多少个小时;在服务内容上,规定一天训练几节个训课、几节集体课等。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发展需要大批专业康复人才,为提升全市康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去年南宁选派42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自治区级以上规范化培训,实现新进人员规范化培训全覆盖。

  开启康教融合救助新格局

  脑瘫儿童翔翔在南宁市公益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示范点接受了几年时间的康复训练,现在不仅会认数字和颜色,还可以对物品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认知上的进步,也带动了功能上的进步,翔翔走路更稳了,能独立从一楼走楼梯到五楼。

  “这是一个奇迹,孩子能有这么大的进步是老师辛勤付出的结果,感谢南宁市提供这么好的免费康复项目,为我们减轻经济压力,让孩子无忧无虑康复。”翔翔妈妈感激地说道。

  “做这一行要经历各种酸甜苦辣,每个孩子小小的进步,每位家长欣喜期待的眼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和安慰。”林英花告诉记者,0至6岁是儿童的最佳康复期,救助示范点融合教育、治疗与日常生活的康复教育课程,将儿童的运动、认知、沟通、社交、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学习完整地结合起来,使训练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让儿童获得完整的经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引发进一步的学习探索。

  去年以来,我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开启“康教融合”模式,并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教融合救助工作新格局。

  “康教结合模式为日托制,康教中心为儿童制订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定期邀请康复专家对康复师进行培训,并为孩子评估诊断和优化康复治疗方案。”宋海溪说,学前教师还定期进行特教培训,为孩子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并及时优化调整。根据孩子能力实行分班制,康复治疗与教育穿插进行,真正达到“在情景中康复、在康复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效果。

  截至目前,南宁市已有8家康复机构开展日托、文体康复“影子教师”等特色融合教育,为超过5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教融合服务。

  邹柱梁表示,今年市残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秉承“康复一个儿童,就是温暖一个个体、幸福一个家庭、造福一个群体”的理念,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水平和康复效果的同时,推动基层康复服务平台前移、下移到基层村社区,让康复服务更方便、更快捷地覆盖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记者 冯梓剑 通讯员 谢长伟)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mcj/202302/t20230202_655051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