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始建于辽代,寺院根据大乘佛教的经典《华严经》而命名,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据旅游资讯发布中心了解,华严寺分为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整体也不大。坐西向东,主要是因为契丹人崇拜太阳“以西为尊”的习俗。主要看点是上华严寺的大雄宝殿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上华严寺俗称上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旧址重建,以后历代予以修补。大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殿内佛坛上塑有五尊佛像,人称五方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佛坛两侧各塑十尊诸天像(0神),神情各异,身躯前倾。殿内四壁满布清代绘制的21幅巨型壁画,色彩艳丽,金碧辉煌,保存完好,面积在山西省寺院壁画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芮城永乐宫。
下华严寺座落于上寺的东南侧,以辽代建筑薄伽教藏殿为主,薄伽教藏就是释伽牟尼所说的经典教藏,薄伽教藏殿自辽代中叶以来,就是华严寺的藏经殿。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建筑结构严谨,形制稳健。殿内完整地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在佛坛上的诸菩萨像中有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最为生动,成为薄伽教藏殿傲以示人的辽塑珍品。该塑像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体态丰盈、上身薄袒、肘悬飘带、发束高冠、身姿略侧、颈项微斜、双目半睁、朱唇小开、两手合十、举至胸前、露齿微笑,是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华严一宝”。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赵乐际会见美国国会众议2025-09-24
- 李强赴纽约出席第80届2025-09-24
- 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2025-09-23
- 张军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2025-09-23
- 广州鱼珠隧道首节沉管顺2025-09-22
- 阳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2025-09-22
- 探访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2025-09-22
- 新技术有望显著降低手性2025-09-22
-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