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石经长城
房山云居寺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佛祖舍利、唐辽塔群及众多文物古迹,其中尤以14278块石刻佛教大藏经著称于世。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了我国佛教文化特色的一大宝库,被誉为“佛教圣地,石经长城”。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云居寺有三绝,分别是石经、纸经、木版经。石经是一位名叫慧思的高僧创立的,鉴于南北朝时期灭佛运动带来的惨痛教训,发愿要将佛经刻在石头上,便于永久保藏,以防再遭不测。他死后他的弟子一代又一代,都承接了这一事业,直到明末清初才算告成。据了解,这每一块石经,其文字端庄秀丽,荟萃了众多书写风格。据不完全统计,石经共计3500万字,字字工整俊秀,经专家考证,竟无一错字、漏字,不愧为奇迹。
纸经以《大方广佛华严经》最为引人注目,寺内还为此特辟了一间屋,用来陈放它。此经乃妙莲寺的比丘祖慧在崇祯十三年,刺破自己的舌头,蘸血写成,被誉为“舌血真经”,共计八十卷、六十万字,尤为珍贵。这种“刺血为墨”的方式在史料中被看作古代僧人表达对佛祖的虔诚之心。
《龙藏》是如今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的的木刻大藏经之一,在云居寺内,刻于清雍正十一年至乾隆三年,共7160卷,由79000多块木板构成。这些木板经都是用上等的梨木雕刻而成,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皆雕刻精美,版面规整,十分美观,堪称我国木板经书之最。
石经山本名白带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南云居寺东二里处,又称芯题山,当地俗名小西天。山腰分两层,凿有九个藏经洞,洞内存放自隋至明朝的刻经石板4559石。其中雷音洞为开放式,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版都是静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刻佛像1056尊,故称千佛柱。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马歇尔®古法痹症外敷膏2025-11-04
 - 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2025-11-03
 - 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2025-11-03
 - 云南省民政厅集中约谈12025-11-03
 - 重庆市社会福利指导中心2025-11-03
 - 慈善组织2024年度报2025-11-03
 - 媒体聚焦丨天津日报:夕2025-11-03
 - 民政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2025-11-03
 - 我们的“十四五”|破解2025-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