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首单养老特需信托成功落地南明
11月19日,贵州省首单养老特需信托在南明区成功签署并落地,为一名无监护人、无亲属照护的特殊困难老人陈某解决养老照护难题。这是贵州省首例将信托工具引入特殊困难群体保障的实践,为破解同类群体“老无所依”困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新样本。
今年初,南明区民政局从贵阳市救助站接回在外省流浪多年的60多岁老人陈某。长期漂泊导致其户籍注销、社保中断,身体孱弱且沟通困难,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境。南明区民政局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联动区公安分局、人社部门、街道办事处、属地派出所、陈某原单位、银行等多方力量,历时数月为其恢复户籍、补办社保卡、申领养老金,逐步重建基本生活保障,让漂泊半生的老人终于有了“家”的归属感。
尽管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但陈某无法定监护人,近亲属明确拒绝承担照护责任。为确保其长期养老医疗有保障,区民政局联合区委社会工作部、水口寺街道办事处,创新提出“养老信托”方案——引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作为专业受托方,指定居委会为其监护人,将陈某的养老金、政府补贴等资金纳入信托账户,区委社工部作为监察人进行全程监督,这是一场集司法确认、行政保障、社区关怀与金融融入基层治理的系统性工程。
具体内容上,“吉量南明1号特需服务信托”方案围绕陈某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信托资金专项用于支付养老机构床位费、医疗费和日常开支;社工定期探访跟踪身心状况;街道办事处协同监督资金使用与照护质量,以“资金隔离管理+专业机构服务+多方监督”的闭环机制,确保其晚年生活有人管、有保障。
南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信托首次在贵州用于解决特殊困难群众照护问题,是“社会救助+金融服务”融合的一次突破性尝试。未来,南明区将总结推广经验,针对无监护人、失能失智等困境人群,探索构建更加多元化的长效保障机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一案例不仅彰显了政府部门“兜底民生”的责任担当,也为破解特困群体养老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实践样本,为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南明样板”。
原文链接:https://mzt.guizhou.gov.cn/xwzx/sxxx/202511/t20251121_889638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自治区民政厅对新疆闻道2025-11-21
- 2025年度中国社会出2025-11-21
- 2025年天津市居家适2025-11-21
- 河南省民政厅公布2022025-11-21
- 黔西南州启动“寒冬送温2025-11-21
- 移风易俗 绿色殡葬|《2025-11-21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2025-11-21
- 聚合力 强专业 护童心2025-11-21
- 智慧养老在浦东:一张智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