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了”到“走得好”的民生飞跃
一师胡杨河生态景观公园两旁,笔直的主干道如银带般纵横交错,形成流动的风景线(摄于5月21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图为G3036阿克苏至阿拉尔高速公路项目二标段沥青下面层摊铺施工现场(摄于9月8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曾维 通讯员 曾雷 摄
随着一师阿拉尔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持续集聚,群众对便捷、安全、绿色的交通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聚焦民生所需,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出行服务,让交通改善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支点,绘就了城市与民生同频共振的生动图景。
织密公交网络
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9月8日清晨,阿拉尔市4路公交车平稳行驶在街头,车厢内秩序井然。“以前去经开区上班,一般是搭便车或者骑摩托,现在坐公交车就能直达厂区,不光省心,还省了不少开支。”在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企业工作的李聚对记者说。
这一变化,源于一师阿拉尔市2024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的“开通经开区公交专线”民生承诺。2024年3月,一师阿拉尔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园区企业调研,精准掌握职工通勤需求后,联合阿拉尔市塔河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试运营模式推出该专线。今年,该师市进一步将专线整合优化为4路公交线路,大幅提升产业工人通勤效率。
在优化专线的同时,今年该师市还对全市公交网络进行了系统调整,加密1路、3路公交车发车班次;将1路终点站调整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延伸8路、9路及机场专线,覆盖水街、时代城市广场、塔里木大学、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等重点区域,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在提升公交网络覆盖面的同时,智慧公交建设也在同步推进。该师市上线“车来了”微信小程序,接入58辆公交车的实时信息,覆盖186个站点,方便市民实时查询车辆到站时间和出行路线。通过GPS定位、车内视频监控和70个智慧电子站牌,实时发布公交信息,让市民出行“心中有数”。
目前,一师阿拉尔市公交网络已覆盖城区90%以上的居民区、学校和企业,真正打通了职工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低碳交通提速
畅享绿色出行
9月6日,在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附近的停车场内,市民李强正在为自家新能源汽车充电。算起日常用车的经济账,他说:“开新能源车每月电费大约200元,和燃油车比起来,能省不少钱。”
李强的选择正是一师阿拉尔市持续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引导市民低碳出行的缩影。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和构建慢行交通系统作为低碳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从政策扶持到基础设施配套多方面推进,助力绿色出行逐渐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在政策引导方面,一师阿拉尔市商务局出台《第一师阿拉尔市2025年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实施方案》,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市民给予补贴。同时,鼓励公交、出租车、物流配送等领域优先使用新能源车辆。目前,该师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显著提高,绿色公交体系初步建成。此外,师市科学规划充电设施布局,在城区主干道、公共停车场、居民小区、单位场所以及团场新增多处充电桩,有效缓解了“充电难”问题。
为丰富市民低碳出行选择,该师市依托塔里木河生态资源,推进环塔里木河健康步道建设。今年以来,已新建步道10余公里,连通塔里木河老桥、特大桥、知青林、滨河公园等景点及滨河路、将军大街等林荫道路,兼顾行走与慢跑功能,既拓展了市民休闲健身空间,也彰显了城市生态形象。步道沿线还设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推动“步行+骑行”低碳出行模式普及。
目前,环塔里木河健康步道已实现闭环贯通,并与城市公交、共享单车等系统有效衔接,初步形成“步行+公交”“骑行+公交”等多模式绿色出行链。
深化兵地融合
架起民生“连心桥”
在一师十六团一连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多浪乡英买力村之间,一座长60米、宽5.5米的“连心桥”横跨塔南总干渠,打通了曾经阻隔两地往来的交通瓶颈,成为连接兵地群众情感的重要纽带。
塔南总干渠作为连接上游水库与胜利水库的重要水道,以往将一连与英买力村分隔开来。两地直线距离仅3公里,但因干渠阻隔,群众往来需绕行20公里。
为解决这个难题,2023年9月,兵地双方协同启动“连心桥”建设工程。历时半年多,这座承载群众期盼的桥梁于今年顺利通车。“桥通了,村民去十六团看病不用再提前赶路,孩子上学也可以多睡一会儿。”英买力村村委会主任阿布都艾海提·买买提说。
以桥通路,以路促融。如今,两地以“连心桥”为契机,持续推进产业技术共享、科技助农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合作,真正实现从“隔渠相望”到“携手同行”的转变。
兵地交通融合,不仅体现在打通“末梢神经”的“连心桥”,更体现在构建“发展主动脉”的交通主干网。9月8日,G3036阿克苏至阿拉尔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大型机械轰鸣作业,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作为南疆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使阿拉尔市至阿克苏市的车程缩短1小时,不仅能有效分流区域交通压力、完善南疆“快进慢游”交通体系,还将为沿线棉纺、林果、物流等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对深化兵地融合、推动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完善城市公交网络织密民生幸福线,到发展绿色交通绘就生态新图景,再到兵地交通架起融合“连心桥”,一师阿拉尔市始终坚持以“惠民”为核心推进交通建设,以更便捷、更绿色、更融合的出行环境,托起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5-09-18/84439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银川市推进气瓶“焕新”
下一篇:以“智慧”破题 用“服务”作答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兵团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扩2025-09-19
- 一场比赛 一城2025-09-19
- 赛车跑起来 产2025-09-19
- 政策赋能优服务2025-09-19
- “一首歌”化作“一座城2025-09-19
- 兵团第二轮第一批生态环2025-09-19
- 31所高校“组团”支援2025-09-19
- 深耕60余载,“甜蜜产2025-09-19
- 乘风破浪 长歌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