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 提出构建“两带一道”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网络体系
近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新时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迎来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
《规划》遵循大历史观,从全球全国视野提炼了广州名城价值特色。其中,“五大历史文化价值”包括中国岭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和对外交往门户;千年商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海陆交融,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的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前哨阵地和民主革命策源地;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先锋城市和改革开放排头兵;“六大名城特色”包括山城田海、水脉交织的城镇格局;云山珠水、三塔锁江的营城环境;千年延续、文化层叠的古城格局;成行成市、骑楼石巷的商都风貌;岭南风情、中西相融的建筑风格;开放包容、活态传承的吉祥花城。
结合广州实际,《规划》设置了历史风貌区、传统街巷、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南粤古驿道、历史名园、海丝文化遗产、海防文化遗产等体现广州特色的保护对象,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应对当前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规划》增设“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保护和联动发展”章节,提出构建“两带一道”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网络体系。具体包括推动珠江文化带的共同保护与活力发展、推进海防文化带的协同保护与价值彰显、落实南粤古驿道的联动保护与特色发展。此过程将发挥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的引领作用,示范带动湾区城市协同合作,共同谋划城市联盟,弘扬岭南文化,提升湾区国际文化影响力,共建人文湾区。
同时,《规划》强化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提出构筑“一江一河一城九区”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总体结构。其中,“一江一河”是指依托珠江文化带和流溪河文化带,构筑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空间结构;“一城九区”是指融合市域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形成中心城区以及九片资源密集的魅力景观区。
“广州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保护理念方法探索和政策试点创新的前沿先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表示,“未来的广州名城保护,要进一步谋划制度创新,探索规划—建设—管理的名城保护工作范式;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动员社会力量,全面构筑全民参与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www.gd.gov.cn/zwgk/zcjd/mtjd/content/post_47470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天下众合/中解联合解债2020-10-12
- 司法反腐力度空前:昨天2020-07-15
-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规2021-03-27
- 湖南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2020-05-12
- 重庆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培2020-05-12
- 法治宣传志愿服务进社区2020-05-13
- “鹿角巷”奶茶引发多起2020-05-13
- 居委会主任贪污,被判死2020-07-15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论2020-07-17
- 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曹2025-11-15
- 阳泉市民政局组织召开全2025-11-15
- 市民政局举办2025年2025-11-15
- 太原市老龄健康事业服务2025-11-15
- 精神洗礼!这场专题宣讲2025-11-15
- 倒计时3天!“巴渝工匠2025-11-15
- 大渡口区:“老有颐养”2025-11-15
- 我省完善“身后一件事”2025-11-15
- 救助+就业!市救助站畅2025-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