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社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舆情动态> 身边的民政人丨王利容:用爱心与责任 呵护每朵渴望阳光的“花蕊”

身边的民政人丨王利容:用爱心与责任 呵护每朵渴望阳光的“花蕊”

时间:2025-09-18 18:13:34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作者:佚名

  

  

  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青少年儿童心理一科的走廊里,阳光透过调试过透光率的窗帘,洒在墙面的卡通图案上。护士长王利容蹲下身,接过孩子递来的画纸,笑着说“这只小兔子画得真精神”——在患者和家属眼里,她就是守护“心灵花园”的园丁,用爱与专业呵护着每朵渴望阳光的“小小花蕊”。

  造一座“暖房子”:把病房变成心灵栖息地

  建科之初,王利容站在空荡荡的病房里犯了难:冰冷的白墙、生硬的家具,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让敏感的孩子放下防备?她当即拍板:“诊疗要专业,环境更要‘疗愈’。”

  她带着护理团队扎进“色彩心理学”的书堆,把白墙换成柔和的米黄色,画上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动物;图书角摆满童话书与毛绒玩具,书架边角包上软胶;大厅特意添置电子钢琴,“孩子的情绪藏在旋律里,弹一弹就放松了”。娱乐设施兼顾趣味与安全,连窗帘透光率都反复调试,只为让阳光轻柔地唤醒每一个清晨。

  团队组建藏着她的“小心思”,她坚持以“专业打底、爱心为魂”为标准,从招聘筛选到新员工培训,把沟通技巧和儿童心理特点融入实操教学。“我们照顾的是‘心’,光有技术不够,得有焐热人心的温度。”王利容的解释,成了团队的共识。

  等一朵“花开”:用耐心焐热冰封童心

  “优秀护士”“先进医务工作者”——王利容的荣誉证书堆了半抽屉,但她最珍视的是孩子们出院时塞来的手写信。“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光,我们得帮他们把光找回来。”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曾有一位14岁的女孩小雨,因重度抑郁症反复自伤,家长几乎绝望。王利容没有急着干预,每天雷打不动去病房:带她喜欢的科幻杂志,关切地询问食堂饭菜是否合口,或只是默默陪伴。发现小雨爱吃甜食,就让厨房变着花样做点心;知道她爱画画,立刻找来画笔。

  转机在一个清晨出现。王利容递过温热的牛奶时,小雨突然小声说“想妈妈了”。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分享。王利容立刻握住她的手,陪她聊家人,鼓励她参加绘画小组。慢慢地,小雨的画从全是黑色添了粉色,后来还跟着大家唱歌。出院那天,她给王利容画了幅画:阳光下的花园里,两个小人牵着手。

  这样的转变在科室不断上演。曾沉默、暴躁、封闭的孩子,在陪伴下渐渐找回笑的能力。

  练一把“金钥匙”:让专业成为守护底气

  “医学在进步,我们的方法不能停留在过去。”王利容的口袋里,总装着本记满笔记的《叙事护理实践指南》。这是她赴上海进修带回的“宝贝”,也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金钥匙”。

  “叙事护理非常适合青少年儿童心理科的患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内心的压力。”2025年1月,她牵头在科室推开叙事护理,还带着团队参加督导班。

  在学习过程中,她鼓励团队成员轮流分享与患儿患者的故事,从“她今天又发脾气了”到“原来她哭闹是因为想念家里养的小猫”,在共情与反思中,护士们的眼睛越来越“亮”:能从咬指甲动作读懂焦虑,从画中断翅小鸟看出自卑。

  办一场“暖仪式”:用欢笑融化孤独

  王利容的工作日历上,儿童节、元旦、春节都被红笔圈出。“住院孩子最怕过节,仪式感是抵御孤独的良药。”王利容说,每一个节日,她和护理团队都会认真策划、精心准备,只为让孩子们在病中也能感受到快乐与温暖。

  儿童节,科室变成游乐园:套圈、投壶、手工摊位前挤满孩子,护士戴卡通发箍送礼物。曾拒绝说话的小男孩唱起《孤勇者》,声音虽小赢得全场掌声;总蹲角落的小女孩穿上民族服饰,跳起妈妈教的舞蹈。王利容举着手机拍照,镜头里的孩子笑靥如花,泪痕都闪着光。

  到了春节,病房里挂起红灯笼、贴上春联,大家一起看春晚、发零食和小礼物,浓浓的年味让无法回家的孩子也能开心过年。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用爱编织成的一张防护网,在欢声笑语中,让孩子们暂时忘记疼痛,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

  搭一座“连心桥”:让家庭成为康复力量

  “康复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王利容每月雷打不动组织家属座谈会,把“医护—患儿—家庭”拧成一股绳。

  会上,康复家长分享“孩子发脾气先抱一抱”,医生通俗讲“家庭氛围的影响”,护士演示亲子游戏。有位妈妈曾哭诉“不知怎么帮孩子”,后来成了“分享达人”:“王护士长让我知道,我是孩子的战友。”

  这种三方联动让治疗效果事半功倍。有孩子出院后,妈妈按护士教的方法写“情绪日记”,复发率大大降低;还有家庭通过亲子游戏化解隔阂,爸爸说:“不仅救了孩子,也救了我们家。”

  王利容仍每天穿梭在病房:调钢琴凳高度,听家长讲进步,和团队磨方案。阳光洒在她和孩子们的笑脸上,那是用爱心、耐心和专业种出的“春天”。

  “我们不是‘治病’,是陪孩子重新找回‘笑的能力’。”王利容这位心灵花园的园丁,正用责任与担当,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点亮一盏不灭的灯。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509/t20250917_150177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社会资讯网 shzx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2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6795 13366461258 010-56278284 13391776757 010-56232582  
监督电话:186108229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